时间: 2025-04-27 16:5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5:55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筼筜谷。
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阴潇洒族。
疏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虬龙伏。
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
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
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绿。
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
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窗慰幽独。
李侯画的竹子,真的是竹子,气韵不及湖州的牧者。
墨色的波浪翻倒了徂徕山,笔锋从筼筜谷中移出。
千竿万竿清影遥远,百丈十丈的意境自是足够。
在其中挑取一两枝,别有一番山阴的潇洒风范。
稀疏的竹梢轻轻摇曳,如凤尾般颤动,
修长的竹干隐隐约约像虬龙伏卧。
倚窗而坐,忽然感受到秋风的来临,使旁人都脱离了尘俗。
我一生爱竹,觉得它太冷僻酷烈,十年来狂歌问淇澳。
归来却得不到那翠绿的琅玕,听着雨声在溪上冷眠。
如今已断了那时的思念,见到景色何曾动心。
便想为你真心致敬,面对空窗慰藉自己的幽独。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尤其擅长描绘竹子和梅花,风格清新脱俗。王冕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他的画作也影响深远,尤其是竹子的描绘被后人称道。
《息斋双竹图》创作于王冕晚年,反映了他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诗中结合了他的绘画技巧与诗歌意境,表达了对竹的欣赏与思考,展现了他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息斋双竹图》是王冕以竹为题材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竹的独特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李公麟画竹的赞美,引入自己对竹的情感。诗中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还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王冕的诗词语言清新而自然,意象生动,尤其在描写竹子的部分,既有对竹子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竹子象征意义的深入思考。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清雅,王冕通过对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外,诗中“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一句,极具哲理,表现了诗人借竹子寄情于自然的心境,以及希望他人也能感受到这种脱俗的情感。通过竹子,王冕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清雅、高洁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围绕竹子展开,表达了王冕对竹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基调。
李侯画竹的评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疏梢飒飒”是描写什么的?
“我生爱竹太僻酷”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