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红梅 其五

《红梅 其五》

时间: 2025-04-30 18:54:41

诗句

和羹风致谁能解?

个个花开耐岁寒。

五月燕山木黄落,相逢只作画图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4:41

原文展示:

红梅 其五
王冕

和羹风致谁能解?
个个花开耐岁寒。
五月燕山木黄落,
相逢只作画图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诗中提到,谁能理解梅花在寒风中绽放的风韵?每一朵梅花都能承受严寒的考验。到了五月,燕山的树木已经黄叶飘落,而我们见面时,只能把这情景当作画图来欣赏。

注释:

  • 和羹:指的是调和羹汤,借用来形容梅花的风韵。
  • 岁寒:意指在寒冷的季节,梅花依然能够开放。
  • 燕山:燕山是山脉名称,位于北方。
  • 画图:这里指的是用画作来欣赏自然景象,暗示现实的短暂与美的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伯庠,号陶庵,出生于江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情感。王冕在诗中常以梅花为题材,寓意高洁与坚韧。

创作背景:

《红梅 其五》创作于王冕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梅花传递了自己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红梅 其五》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坚韧、清白的追求。首句“和羹风致谁能解”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表达了梅花的美丽与风韵是难以被他人理解的,暗示了梅花的独特性。接下来的“个个花开耐岁寒”则强调梅花在严酷环境下的坚韧,象征着一种勇敢与坚持的精神。

“五月燕山木黄落”一语,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的变迁在此刻交织,形成了对比,梅花的盛开与树木的凋零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一种寂寥与孤独之美。最后一句“相逢只作画图看”,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虽然梅花的美丽如画,然而却难以长久。

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探讨了美、坚韧与生命的意义,令人深思,充分展现了王冕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和羹风致谁能解?
    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梅花的美丽是难以被理解的,强调了梅花的独特性。

  2. 个个花开耐岁寒。
    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3. 五月燕山木黄落,
    描述了五月的自然景象,树木的黄叶落下,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4. 相逢只作画图看。
    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欣赏,虽然美好,但总是短暂的,只能通过画作来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美好事物进行比较,暗示其独特的美丽。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盛开与自然的变迁,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 寒风:体现了环境的严酷,衬托出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 燕山:代表北方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地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冕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在诗中,梅花的开放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短暂
    D. 永恒

  3. “相逢只作画图看”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梅花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梅花》 - 王安石
两首诗均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强调梅花的高洁,而王冕则更多表现出梅花在严寒中坚韧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冕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好事近 鹧鸪天(杨兰) 生查子 醉蓬莱(梅) 看花回(为寿东岩,庞蕴居也) 减字木兰花(赠摘阮者) 新荷叶 临江仙(赏芙蓉) 清平乐(席上赠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提 青红 建军 投河觅井 乐而不荒 广字头的字 人困马乏 言字旁的字 孤悬浮寄 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京报连登黄甲 四点底的字 包含姆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泰然处之 鬼字旁的字 鞠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