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 其一 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

《卜算子 其一 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

时间: 2025-07-27 08:10:23

诗句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

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

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0:23

原文展示: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
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
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水面轻轻波动,碧绿的苔藓如雪般点缀其中;淡淡的轻烟和轻柔的微风交织,香气在朦胧的月色中弥漫。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春天,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却不知是哪个人的曲调。栏杆曲折,有着清晰的人影,面对离别,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依依不舍。

注释:

  • 玉池:指的是清澈如玉的池水。
  • 苍苔:指苔藓,形容水面上的绿意。
  • 濛濛月:朦胧的月光,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楚楚:形容清晰可辨,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姿态。
  • 依依别:形容对离别的恋恋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811-1881),字子华,号松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燮清在吴晋斋的草堂,描绘了梅里的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 其一 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时刻的感慨。首句“浅浅玉池波”以“玉池”形象化了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点点苍苔雪”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苔藓的细腻与水面的清澈,展示了自然的微妙之美。

随后,诗人转向感官的描绘,通过“澹澹轻烟恻恻风”呈现出一种轻柔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感受到轻风拂面的惬意与香气弥漫的恬淡。在这些自然的描写中,诗人的思绪逐渐转向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寂寂旧时春”,不禁让人想起那些温暖的春日与那时的欢声笑语。

最后两句则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无奈依依别”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心理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整首诗以其流畅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展现了黄燮清在诗歌创作中的独特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浅浅玉池波:描绘水面波动,表现清澈宁静。
  2. 点点苍苔雪:苔藓点缀,形象生动。
  3. 澹澹轻烟恻恻风:轻烟与微风交织,营造恬静氛围。
  4. 香在濛濛月:香气在月光下弥漫,增添了诗意。
  5. 寂寂旧时春:回忆往昔春天的美好。
  6. 渺渺谁家笛:笛声渺远,增添思念的情感。
  7. 曲曲栏干楚楚人:栏杆曲折,影中人影分明。
  8. 无奈依依别:对离别的不舍,情感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池水比作玉,突显清澈美丽。
  • 拟人:轻烟、微风被赋予情感,营造氛围。
  • 对仗:如“曲曲栏干楚楚人”,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池:象征纯洁与宁静。
  • 苍苔: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 笛声:象征回忆与思念,传达情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浅浅玉池波”中“玉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石头
    B. 清澈的水面
    C. 一种植物
    答案:B

  2. “无奈依依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不舍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黄燮清的《卜算子》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但前者更强调对离别的感情,而后者则是对孤独的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十一尉临溪 送陆擢 湖中晚霁 送楚十少府 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 古意三首 其二 闲斋卧病 其二 闲斋卧病 戏题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刑席 踏菜园 苦腻 无人之地 衣字旁的字 包含多的成语 覆遫 屮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大辂椎轮 王字旁的字 骑上扬州鹤 音字旁的字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刀枪入库 婴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