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18
《卜算子·雨窗》
作者: 姚凤翙 〔清代〕
晓梦怯春寒,病骨腰围褪。
细雨廉纤不肯休,点点添孤闷。
目断岭云遥,不见鳞鸿信。
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
清晨的梦境在春寒中显得有些怯懦,因病而瘦的我,腰围也显得松弛。细雨如丝,轻轻地落下,似乎不肯停歇,点滴之间加重了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望向远处的山岭,云雾缭绕,依稀看不见鸿雁的踪影。连日来,征帆停滞在何处,让我心中更加困扰不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鳞鸿”指的是鸿雁,古代常用鸿雁传递消息,象征着归来与思念。诗人以此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介绍:
姚凤翙,清代女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与生活。她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天气多变之时,诗人因病卧床,借窗外细雨抒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卜算子·雨窗》是一首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诗的开头“晓梦怯春寒”,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息让人对梦境感到恐惧,诗人以此表达了身体的虚弱和心理的脆弱。接着,通过细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无休止的孤独感,细雨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
“目断岭云遥”,诗人望向远方的山岭,却看不见任何消息,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里的“鳞鸿信”更是点明了思念之情,鸿雁象征着信息与联系,缺乏消息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
最后一句“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连日的阴雨与思念的重压,让她的内心难以平静,仿佛在诉说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细雨、孤独和思念,呈现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人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晓梦怯春寒”中的“怯”字意思是?
“细雨廉纤不肯休”中的“廉纤”指的是?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气势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对比,二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