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子 江城寄内

《江城子 江城寄内》

时间: 2025-04-30 03:01:00

诗句

当时携手绿窗纱。

月初斜。

酒交加。

闲说离人,莫自到天涯。

真个天涯今更远,寻好梦,梦还赊。

万重烟水万重沙。

眺飞霞。

听归鸦。

节物惊心,两鬓点霜华。

折得春来消息至,凭驿使,语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1:00

原文展示

江城子 江城寄内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当时携手绿窗纱。月初斜。酒交加。闲说离人,莫自到天涯。真个天涯今更远,寻好梦,梦还赊。万重烟水万重沙。眺飞霞。听归鸦。节物惊心,两鬓点霜华。折得春来消息至,凭驿使,语梅花。

白话文翻译

当年我们手牵手坐在窗前,窗纱绿意盎然。此时月光斜照,酒杯交错。闲聊着离去的朋友,何必自寻天涯。如今真正的天涯已更远,想寻个美梦,梦却还要等待。万重烟水,万重沙滩。眺望那飞舞的霞光,听那归来的乌鸦。节气变换让我心惊,两鬓已添霜华。春天的消息终于传来,托驿使捎来问候,告诉我梅花的消息。

注释

  • 绿窗纱:指窗帘,绿色的窗纱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这里引申为离别的悲切。
  • 万重烟水:形容水面上的烟雾重重,意象辽阔。
  • 节物惊心:指季节变换带来的感伤。
  • 霜华:形容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驿使:指驿站的使者,用于传递消息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离别的感伤。诗中表现的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际遇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江城子 江城寄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惆怅。开头两句“当时携手绿窗纱。月初斜。”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浪漫的场景中,月光斜照下的绿窗纱,映射出一段美好的回忆。

随着诗情的深入,离别的主题渐渐浮现,作者通过“闲说离人,莫自到天涯”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这里的“天涯”并非只是地理的远近,而更是情感上的隔阂,深刻反映了作者心中那种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的“真个天涯今更远,寻好梦,梦还赊。”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遥不可及。梦的“赊”字,既表明梦想的难以实现,也暗示着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诗歌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深刻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凭驿使,语梅花。”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寄托于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重逢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时携手绿窗纱:回忆往昔,描绘一幅温馨的画面。
  2. 月初斜:月光斜照,暗示时间的流逝。
  3. 酒交加:饮酒畅谈,增添了亲密的气氛。
  4. 闲说离人,莫自到天涯:提及离别之人,劝解自己不要过于沉浸于悲伤。
  5. 真个天涯今更远:感叹现实的距离与心灵的隔阂。
  6. 寻好梦,梦还赊: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7. 万重烟水万重沙: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色,强调孤独感。
  8. 眺飞霞:仰望天空,象征着希望与渴望。
  9. 听归鸦:听见归来的乌鸦,暗示思念与凄凉。
  10. 节物惊心,两鬓点霜华:感叹季节变化与岁月的无情。
  11. 折得春来消息至:期待春天的到来,传递良好的消息。
  12. 凭驿使,语梅花:把思念寄托于梅花,表达对重逢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涯”比喻情感的距离。
  • 拟人:如“听归鸦”,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重逢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窗纱:象征青春与生机。
  2.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3. 烟水:象征朦胧与遥远的思念。
  4. 飞霞:象征希望与美好。
  5. 归鸦: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6. 梅花:象征坚韧与重逢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在诗中,绿窗纱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离别的悲伤
    • C. 自然的景色
    • D. 未来的希望
  2. “真个天涯今更远”中的“天涯”指的是?

    • A. 地理上的遥远
    • B. 心理上的隔阂
    • C. 时间的流逝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董元恺的《江城子 江城寄内》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但董元恺更强调离别的感伤,而苏轼则表现出一种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体现出各自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峰兰若见怀 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酬秦山人见寻 酬秦山人出山见呈 酬秦系山人题赠 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听寒更寄朱兵曹巨川 赠颜主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临深履冰 同字框的字 邹缨齐紫 猫哭耗子 身字旁的字 两害相较取其轻 生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剥肤锤髓 三彭 守死善道 鹿字旁的字 兵目 白头偕老 张灯挂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