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次珊馆长独为词,伯絅继之,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

《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次珊馆长独为词,伯絅继之,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

时间: 2025-05-02 10:36:17

诗句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

人说王家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

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

谁道春来久矣。

问元都、花开尚未。

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17

原文展示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人说王家故事。侍耆贤洛英借拟。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谁道春来久矣。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聚会。城市的轮廓参差不齐,寒冷的气息尚未散去,春光仍然迟迟未至。五月的节日又到了,萧瑟的气氛依然如故。有人提到王家的一些往事,洛英借此向贤人们请教。隐匿的纱帽、流动的水龙,大家齐聚在此。栏外的平原上,柳枝轻柔地隐藏着微风。早晨的清爽扑面而来,山色沉静如翠。谁说春天已经来临?问问元都的花儿何时才会开放。英俊的游人们各自约定,再次策马前往,芦芽轻垂水边。

注释

  • 参差:形容高低不齐。
  • 酽寒:深沉的寒意。
  • 韶光: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 重三:指农历的三月初三。
  • 王家故事:指王家的一些往事。
  • 侍耆贤:侍奉年长的贤人。
  • 隐囊:隐藏的袋子,指随身的物品。
  • 纱帽:一种轻盈的帽子。
  • 流水游龙:比喻水流如龙,形容流水的活泼。
  • 槛外平原:栏杆外的平原。
  • 柳荑:指柳树的嫩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兆蕃,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著名的文人。他的诗风以清丽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江亭修禊的时节,诗人和友人们相聚在此,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充满了春日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以“城郭参差”引入,表现了城市的错落有致,接着通过“酽寒不放韶光起”揭示了春天来临的迟疑。这种对比既展示了春日的期待,又表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诗中提到的“王家故事”和“侍耆贤洛英”,不仅为诗增添了历史深度,也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尤其是“流水游龙,群贤毕至”,更是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聚会场景,诗人与友人们共享春光,表达了归属感与人际的温暖。

最后几句则转入对春天的思索,“谁道春来久矣”,诗人自问春天何时真正降临,表现了对春光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郭参差:描绘城市的轮廓,暗示人们生活的环境。
    • 酽寒不放韶光起:寒冷的天气依旧笼罩着春天的到来。
    • 伫天尺五月重三:指的是春天的节日,传达期待。
    • 人说王家故事:提及往事,增添历史感。
    • 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生动描绘了聚会的情景。
    •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描写自然的细腻之处,暗示春风的轻柔。
    • 朝来爽气扑櫊楹:早晨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 山色沈空翠:山的颜色在空中显得沉静。
    • 谁道春来久矣:反思春天的真正来临。
    • 问元都花开尚未:询问花开何时,体现了期待。
    • 俊游申约,策蹇重看:描述游人与自然的再度接触。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流水游龙”)、拟人(如“柳荑暗敛东风细”)等手法,使得景物生动形象。
    • 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意象分析

  • 城郭:象征人们的生活环境。
  • 春光:象征美好时光和希望。
  • 流水游龙:象征生动的生活和自然。
  • 柳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芦芽:象征自然的再生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家故事”主要指什么? A. 王家的一些历史事件
    B. 王家人的传说
    C. 王家的一些往事

  2. 诗中“朝来爽气扑櫊楹”描述了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清晨的清新
    C. 傍晚的宁静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兆蕃的《烛影摇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金兆蕃更注重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金兆蕃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沁园春·甲子一周 沁园春 沁园春 秋日登姑苏元妙观弥罗阁 沁园春 沁园春 其二 沁园春·黄河颂倚声广洋 沁园春 沁园春 从盱眙山顶望泗州城 沁园春 沁园春 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遁世绝俗 旡字旁的字 酎饮 齐字旁的字 配填 羽字旁的字 偶语弃市 抚集 生吞活剥 别无长物 百卉含英 川字旁的字 室族 刚戾自用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