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8:17
柴扉不掩,翠微欲滴,断岸芦花风寂。
远峰云树两朦胧,曲径杳崎岖难觅。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玉洞仙床咫尺。
闲来看尽思悠然,恨不得将身飞入。
柴门未关,翠绿的山色欲滴如水,断崖上的芦花在微风中显得安静。
远处的山峰和树木都是模糊的,曲折的小路幽深崎岖,难以寻觅。
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苍翠的松树历历在目,玉洞中的仙床似乎就在咫尺之间。
闲闲地观看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悠然自得的感觉,真希望能飞身而入,融入这山水之间。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生于晚明时期。她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与自然景色。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局限,叶小鸾的作品虽不如男性诗人广为流传,但其作品中却透着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
《鹊桥仙 题画山水》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可能在游历山水之际,感受到自然之美,激发了诗情。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与悠闲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开头的“柴扉不掩”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与安逸,似乎让读者置身于一个隐秘而幽静的山中居所。接着,诗人用“翠微欲滴”形象地描绘出青山的润泽感,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断岸芦花风寂”一句,带出了自然的静谧,风中摇曳的芦花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远景的描写“远峰云树两朦胧”则为诗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仿佛在诉说着山水之间的远离与难觅。诗人在这里通过景物的朦胧,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后面的“平波澹澹,长松历历”承接了前面的意象,水面的平静与松树的清晰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明晰。最后“恨不得将身飞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表达了对自由与悠然自得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悠闲生活的追求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理想状态。
诗中“柴扉不掩”暗示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纷扰的官场生活
“平波澹澹”中的“波”指的是什么?
A. 心情
B. 水面
C. 风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疏远
B. 向往与热爱
C.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