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15
曝衣人小,曝书人老。
各送荔支红了。
算来一月过端阳,又小盒蛛丝乞巧。
秋期尚早,佳期却到。
牛女自然知道。
历头天上不双行,止一度银河怎好。
小孩子在晒衣服,老人家在晒书。
各自送来了成熟的荔枝。
算起来已经过了端午节,一个小盒子里却放了乞巧的蛛丝。
秋天还早,但佳期却已经来到。
牛郎与织女自然是明白的。
历法上头的日子不会双双出现,只有一次银河怎么能够好呢?
牛郎织女:这个典故源自《离骚》和《古诗十九首》,讲述了牛郎与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每年在七夕这一天通过鹊桥相会,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坚韧。
赵熙,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
《鹊桥仙》写于农历六月六日,正值七夕佳节之际,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的向往与感慨。
《鹊桥仙》通过描绘晒衣和晒书的日常景象,巧妙地引入了牛郎织女这一传统爱情故事。诗中展现了两个时间节点的交错——端午节和七夕,通过“荔支红了”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夏季的成熟与丰盈,同时也暗示着爱情的成熟。诗人通过“乞巧”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与此同时,诗中“历头天上不双行”的表述,暗示了牛郎织女相聚的不易,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感伤。整体来看,诗歌在细腻的生活描绘中蕴含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敏感与洞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感伤,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于哪个节日?
“曝衣人小”中“小”指的是?
“乞巧”是指哪一天的活动?
在《鹊桥仙》中,赵熙通过生活细节描写,表达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慨。而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和对爱情的渴望。两者都体现了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