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1
望泰陵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昔临围西内,悲风入紫冥。
今来松柏望,夕日泰陵青。
殿起云烟入,龙游剑玺扃。
万国今多难,孤臣涕倍零。
昔日我曾在围墙之内,悲风吹入紫色的天幕。
如今我来到松柏树下,傍晚的阳光照耀着泰陵的青翠。
殿宇云烟缭绕,龙游的剑和玺印犹如闭锁。
如今万国多有困境,孤独的臣子眼泪更加流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540年),明代诗人,字梦阳,号懋庵,山西人。李梦阳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通过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势逐渐衰弱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借望泰陵之景表达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望泰陵》是李梦阳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全诗通过描绘泰陵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盛世的追忆与对当前局势的感慨。开篇“昔临围西内”中的“悲风”渗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暗示着诗人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着“今来松柏望”则将视线转向当下,夕阳照耀下的松柏树,象征着坚韧与长久,诗人虽感到孤独,但仍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梦阳通过“殿起云烟入,龙游剑玺扃”展现了皇权的虚幻与无常,云烟缭绕暗示着权力的消逝与历史的变迁。最后以“万国今多难,孤臣涕倍零”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困境的忧心与自身孤独的感受,情感愈发沉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泰陵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透露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泰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陵墓?
诗中“悲风入紫冥”中“紫冥”指的是什么?
“孤臣涕倍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梦阳的《望泰陵》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思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前者更侧重于对皇权的思考与个人的孤独感,而后者则更多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怀旧。两者都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情感的抒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