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益王颂

《益王颂》

时间: 2025-05-07 10:11:02

诗句

宪宗王十子,益府实称贤。

体统朝廷半,敦崇德业全。

书堂斜昼日,琴殿净秋烟。

问寝还英嗣,时研世子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1:02

益王颂

原文展示:

宪宗王十子,益府实称贤。
体统朝廷半,敦崇德业全。
书堂斜昼日,琴殿净秋烟。
问寝还英嗣,时研世子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赞颂宪宗皇帝的第十个儿子——益王的。益王的贤德在朝廷中被广泛认可,他的品德和事业非常出色。书堂里斜斜的阳光洒落,琴殿里弥漫着清新的秋烟。当我询问他的生活时,他正专心研读有关世子的书籍。

注释:

  • 宪宗:指明朝的宪宗皇帝,即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间:1465年-1487年)。
  • 十子:指宪宗的第十个儿子,即益王。
  • 体统:指王权的体制和原则。
  • 敦崇:指尊重和崇尚。
  • 英嗣:英俊的继承人。
  • 世子篇:关于王子、世子的书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梦阳(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自然。李梦阳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诗歌方面,常常表现出对历史和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宪宗皇帝时期,朝廷对王子们的教育和德行极为重视,特别是在继承问题上。这首诗旨在表扬益王的贤德与才华。

诗歌鉴赏:

《益王颂》是一首表现对益王赞美之情的诗,诗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益王的德行与才华。首句“宪宗王十子,益府实称贤”直接点明了主题,称赞益王在众多王子中表现出色。接下来的“体统朝廷半,敦崇德业全”则进一步强调了益王不仅在朝廷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品德和事业上也颇有建树,显示出其理想的王子形象。

诗中通过“书堂斜昼日,琴殿净秋烟”的描写,展现了益王的求知和修身养性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学术氛围。最后一句“问寝还英嗣,时研世子篇”则揭示了益王作为未来继承人所肩负的责任,他在学习世子相关的书籍,表明了其对未来的准备和对王位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了益王作为一位君子的理想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王子教育的重视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介绍益王的身份及其在朝廷中的地位,强调他的贤德。
    •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学习的环境,展示益王的学识和对未来的准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堂和琴殿比作求知的象征,表达了对学问的重视。
    • 对仗:在诗的结构上,体现出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益王的品德、才华及其对未来的责任感,体现了理想的王子形象。

意象分析:

  • 书堂:象征着知识与学习的场所,反映出益王的聪明才智。
  • 琴殿:体现了古代士人对音乐艺术的崇尚,显示出益王的文化修养。
  • 秋烟:象征着宁静和清新,暗示益王心境的从容与沉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益王是哪位皇帝的儿子?

    • A. 明英宗
    • B. 明宪宗
    • C. 明成祖
    • D. 明神宗
  2. 诗中提到的“书堂”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学问
    • C. 财富
    • D.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琴殿”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昂
    • D. 怨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王维》
  • 《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益王颂》在意象的使用上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强调人物的德行与责任。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休日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一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城头晓步二首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 上已前一日欲雨复晴 送陈行之寺丞守南剑二首 曾伯贡主簿挽诗二首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乎 骨肉相残 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当面输心背面笑 瞎子摸鱼 酸寒尉像 横戈盘马 栉密 采字旁的字 举乳 包含塞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饔饩 千汇万状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