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轩竹

《南轩竹》

时间: 2025-05-07 22:01:17

诗句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1:17

原文展示:

南轩竹 曾巩 〔宋代〕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白话文翻译:

茂密的竹子婀娜多姿,数十根竹子在旱天中显得格外潇洒,透露出高雅的情操。 风吹过,带走了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清醒;雨洗涤后,远望的视野也变得清晰。 新生的笋尖巧妙地穿过苔藓覆盖的石头,微弱的阴影在粉墙上产生。 应该在万物经历冰霜之后,再来欣赏这竹子变得更加明亮的色彩。

注释:

  • 密竹:茂密的竹子。
  • 娟娟:形容姿态美好。
  • 茎:竹子的主干。
  • 旱天:干旱的天气。
  • 萧洒:形容风度翩翩,不拘束。
  • 高情:高雅的情怀。
  • 烦心:心中的烦恼。
  • 远眼:远望的视野。
  • 新笋:新长出的竹笋。
  • 巧穿:巧妙地穿过。
  • 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 碎阴:微弱的阴影。
  • 粉墙:白色的墙壁。
  • 应须:应该。
  • 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冰霜:寒冷的气候。
  • 琅玕:美玉,此处比喻竹子的美丽。
  • 色转明:颜色变得更加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南轩竹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象,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旱天和雨后的不同感受,以及对竹子在经历冰霜后更加美丽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轩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高雅的情操。诗中“密竹娟娟数十茎”一句,以“娟娟”形容竹子的姿态,传达出竹子的优雅和生机。“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则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变化,风能吹走烦恼,雨能洗净视野,这些都是自然界给予人的清新和启迪。最后两句“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则预示了竹子在经历寒冷后会更加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也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竹娟娟数十茎”:描绘了竹子的茂密和优雅,数十根竹子排列整齐,姿态美好。
  2. “旱天萧洒有高情”:在干旱的天气中,竹子依然潇洒,透露出高雅的情操。
  3. “风吹已送烦心醒”:风吹过,带走了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清醒。
  4. “雨洗还供远眼清”:雨洗涤后,远望的视野也变得清晰。
  5. “新笋巧穿苔石去”:新生的笋尖巧妙地穿过苔藓覆盖的石头。
  6. “碎阴微破粉墙生”:微弱的阴影在粉墙上产生。
  7. “应须万物冰霜后”:应该在万物经历冰霜之后。
  8. “来看琅玕色转明”:再来欣赏这竹子变得更加明亮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琅玕色转明”中,“琅玕”比喻竹子的美丽,表达了竹子在经历冰霜后更加美丽的景象。
  • 拟人:“风吹已送烦心醒”中,风被赋予了能送走烦恼的能力,拟人化了自然现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高洁情操的表达。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是作者高洁情操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内心感受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密竹:象征着茂盛和生机。
  • 娟娟:形容竹子的姿态美好,传达出优雅和生机。
  • 风吹: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清新。
  • 雨洗:象征着清洁和更新。
  • 新笋: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碎阴:象征着微弱但存在的美丽。
  • 冰霜:象征着考验和坚韧。
  • 琅玕:象征着美丽和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娟娟”形容的是什么? A. 竹子 B. 风 C. 雨 D. 石头

  2. “风吹已送烦心醒”中的“烦心”指的是什么? A. 烦恼 B. 心情 C. 风 D. 雨

  3. 诗中提到的“琅玕”是什么的比喻? A. 竹子 B. 石头 C. 风 D. 雨

  4.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规律的赞美 B. 对寒冷的恐惧 C. 对竹子的忽视 D. 对雨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以竹子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曾巩的《南轩竹》更加注重对竹子在不同天气下的变化和内心感受的描绘。
  • 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相比,曾巩的《南轩竹》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和对高洁情操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人的详细介绍和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陈察平望有作 次韵贲长老 次韵鲍以道天童育王道中吴体 酬释法平 丞相魏大观文挽辞 晨兴怀寺中用前韵 阿育王山有松万株乞亭名于真隐居士榜日松风 杏花天·梦魂飞过屏山曲 如梦令·一笑尊前相语 念奴娇·银塘江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楼绮户 日字旁的字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儿字旁的字 华岱 官僚主义 包含晴的成语 麤率 手字旁的字 没上没下 谷字旁的字 北庭都护府 完璧归赵 包含椁的词语有哪些 挂灯结彩 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散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