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08
四月湖边冷若秋,
先贤堂下系扁舟。
山头积翠来新意,
波面飘红忆旧游。
无柰杨花欺倦客,
已多荷叶护轻鸥。
堤边谁道春归了,
犹有一声黄栗留。
四月的湖边冷得像秋天,
在先贤堂下停着小船。
山头的翠绿带来了新意,
波面上漂浮的红花让我忆起旧游。
无奈杨花欺负疲惫的客人,
已经有许多荷叶保护着轻轻的鸥。
堤边谁说春天已经回归,
仍然听到一声黄栗的鸣叫。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蕴含深厚的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四月,正值春季,但湖边的气候却显得冷清,诗人可能是在游览时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反差,抒发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事的思考。
《同陈明叔游湖作》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篇以“冷若秋”立刻引入了一个清冷的意境,打破了人们对四月春天的常规印象,诗人用“先贤堂下系扁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氛围。接着,诗人在“山头积翠”与“波面飘红”中将自然的生机与过往的回忆结合,展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无奈杨花欺倦客”,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而“已多荷叶护轻鸥”则暗示着自然的保护与安慰。最后一句“犹有一声黄栗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未尽,饱含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摹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存,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生死轮回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先贤堂”是指什么?
诗中“波面飘红”指的是什么?
诗歌最后一句“犹有一声黄栗留”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