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44
饯海盐史后乐
作者: 朱南杰 〔宋代〕
秦溪邑大号难治,
后乐三年以德为。
海阔有楼还旧观,
堂深无日不新诗。
虚舟只载来时物,
实惠常教去后思。
相业真传公不忝,
苍生况是望霖时。
这首诗表达了秦溪这个地方的治理困难,然而在后乐三年之中,依然以德治为根本。海边宽阔,楼阁依旧可以俯瞰旧日的风光,而堂内深邃,时时都有新诗诞生。虚舟只载来时的物品,而实惠则常常教导人们去思考未来。相业真正传承下来,公德不至于被辜负,苍生更是盼望着雨露滋润的时节。
作者介绍: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治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对秦溪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难治”表明了地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随即以“以德为”引出了治国理政的理想。诗人借助自然景观,如“海阔有楼”,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开阔,也象征着心胸的宽广与开放。诗歌中“堂深无日不新诗”的句子,传达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表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精神文化依然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虚舟”和“实惠”的对比,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诗人提醒人们,虽然外在的事物可能看似空洞,但内心的思考与追求才是真正值得珍视的。最后的“苍生况是望霖时”,则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与期待,显现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旨在传递希望与积极向上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虚舟”)、对仗(如“海阔”与“堂深”)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治理与文化的主题,表达了对德治的向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民生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秦溪邑大号难治”中的“难治”是指什么?
A. 容易治理
B. 难以治理
C. 治理得当
D. 无需治理
诗中提到的“虚舟”象征什么?
A. 物质的富有
B. 空洞的外在
C. 航行的希望
D. 现实的困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