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09
自古稻粱多不足,
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
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
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
力微矰缴绝须防。
自古以来,稻米和粮食就常常不足;
如今的鸳鸯与雁群错乱在一起。
不必再怅望春水,
更怕归飞时被暮云遮挡。
青春即将逝去,急于回乡,
紫塞之地何必再论霜寒。
翅膀在云天之上终究不远,
力量微弱,箭矢已然难以防范。
杜甫,字子美,自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作涵盖了历史、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常常表达对国家、人民的关怀与忧虑。
“官池春雁二首”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国家衰败,诗人对生活的困境和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往的追忆。
《官池春雁二首》展现了杜甫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春水、归飞、青春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恋。开篇两句,杜甫以“自古稻粱多不足”引入,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粮食的渴望与追求,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生活的艰辛。接着,通过“鸂鶒乱为群”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随之而来的“且休怅望看春水”,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诗人在思念故乡的同时,也深感青春的流逝,“青春欲尽急还乡”,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光的感慨。
后四句,诗人以“翅在云天终不远”寓意着希望与归属,尽管力量微弱,但对未来的期待依然存在,体现了诗人饱含的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围绕对青春流逝与故乡思念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其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杜甫在诗中提到的“鸂鶒”指的是哪种动物?
填空题:诗中“自古稻粱多不足”表达了对_____的无奈。
判断题:诗中的“翅在云天终不远”表示对未来的绝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