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44
《秋夜山居二首》 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
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
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
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
百尺老松衔半月。
在幽静的居所中,我正想与云霞的客人共餐;
夜深人静,月光清冷,露珠滴落如珠。
千年孤独的鹤鸣两三声,
飞落在岩前的一枝柏树上。
远处的雁声逐渐消失,人声也变得稀少;
不知哪个人家正在织造洁白的新雪。
在秋天的山中,野客醉醒之时,
那百尺高的老松正衔着半轮明月。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生于江南,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隐居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山中之时,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诗中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悠然,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秋夜山居二首》通过对秋夜山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歌开篇以“幽居正想餐霞客”引入,反映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与期待的心情。接着,夜晚的寒冷与露珠的滴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孤寂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千年独鹤”不仅指代了自然中的孤独生灵,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理想。随着“去雁声遥人语绝”,诗人将视角从自然转向人事,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最后的“百尺老松衔半月”,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夜的静谧,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独立生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施肩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千年独鹤”象征什么?
“夜久月寒珠露滴”中,珠露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