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7
湘竹词
施肩吾 〔唐代〕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这首诗表达了湘江边的竹子历经万古却依然存在,尽管如此,这种存在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怨恨与悲伤。每年春天新竹长出,但留下的只是满脸泪痕。
施肩吾,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展现自然美。
《湘竹词》创作于施肩吾对湘江竹林的感慨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湘竹词》通过对湘江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湘江竹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持久,但在诗人的眼中,这种持久却是与无尽的怨恨相伴随。诗的开头“万古湘江竹”便设下了一个历史的背景,暗示竹子的存在跨越了漫长的岁月,而这种存在并未带来快乐。接着“无穷奈怨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伤的情绪,似乎在质问竹子为何长久存在,却只能让人感到怨恨与无奈。最后两句“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通过“长春笋”传达出希望与新生的意象,但紧接着却是“泪痕多”的落寞与伤感,表现出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以竹为媒介,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揭示出生命中的痛苦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湘竹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春笋”象征什么?
诗中“无穷奈怨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以上内容为《湘竹词》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