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7
《八声甘州》
怪今宵到耳倍凄凉,春声变秋声。
是劳人羁绪,啼妆远别,寻梦难成。
响逗檐花落处,晕冷逼愁镫。
隔雨红楼迥,欹枕江城。
十载关河尘土,几素心剪烛,潇晦鸡鸣。
带金笳铃索,相和似鏖兵。
酒尊空吴娘歌罢,定有人和泪卜归程。
昏连晓,向无眠里,两地同听。
今夜的雨声更觉凄凉,春天的声音已变成秋天的声音。
这是劳苦的人的忧愁,妆容未干的啼哭,寻找梦境却难以实现。
雨声打落檐下的花,湿冷逼近,愁苦如烛光摇曳。
隔着雨雾,红色楼阁显得遥远,枕边倾斜着江城的影子。
十年的关山尘土,几次点燃蜡烛,鸡鸣时分也感到潦倒。
带着金笳和铃索的乐曲,如同战斗般激烈。
酒杯空了,吴娘的歌声也停了,定有人泪洒归途。
夜与朝相连,在无眠的夜里,两地的人同样倾听着。
周岸登,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语言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常融入自然景象,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八声甘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者经历过动荡的岁月,常常在离乡背井的境遇中思考人生,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八声甘州》通过雨声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便以“怪今宵到耳倍凄凉”引入,雨声的凄凉感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春声的转变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场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是劳人羁绪,啼妆远别,寻梦难成”三句,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生动描绘出一幅因思念而愁苦的图景。紧接着,雨声与花落结合,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美。诗人在描绘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增强了孤独感。
整首词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描绘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结尾的“昏连晓,向无眠里,两地同听”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在不同的时空中,心灵的共鸣与思念的深切。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体现了人类对亲情和故乡的永恒追求。
《八声甘州》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春声变秋声”暗示了什么?
“隔雨红楼迥”中的“红楼”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