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6:57
客里匆匆二月春,
梅花开后柳争新。
西湖不待清明到,
早有寻芳拾翠人。
在客舍匆匆的二月春天,
梅花盛开后,柳树纷纷争相发新芽。
西湖不必等到清明节,
早已有游人前来寻花拾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早春》写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
《早春》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开篇以“客里匆匆二月春”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急促而美好的春天场景。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唤起了对春的向往和思考。第二句“梅花开后柳争新”通过梅花与柳树的对比,展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梅花的傲然与柳树的柔美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西湖不待清明到”传达出西湖的美丽是随时可见的,不必等到清明节才能欣赏。此句不仅丰富了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来临是早于预期的,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希望。最后一句“早有寻芳拾翠人”呼应了前文,描绘了游人们在春日中游玩的场景,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美好已经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欣赏。
整首诗清新自然,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与高洁
C. 快乐
答案: B
“西湖不待清明到”是什么意思?
A. 西湖在清明之前就开花了
B. 西湖的美丽无需等到清明节
C. 西湖在清明节时不美丽
答案: B
诗人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A. 在家
B. 在客里
C. 在山上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