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16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电掣光如昼,雷轰意未平。
乱云俄卷尽,孤月却徐行。
露草蛩相语,风枝鹊自惊。
一凉吾事足,美睡到窗明。
在七月的十八夜,我躺在枕头上写诗。闪电的光亮如同白昼,雷声轰鸣而心情仍未平静。乌云瞬间被卷走,孤独的月亮却缓缓行走。露水中的草儿和蟋蟀互相低语,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夜里一阵凉意让我满足,沉沉入睡,直到窗外明亮的光线唤醒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歌多反映国家动乱、个人遭遇和对故乡的思念。陆游的诗风格严谨,情感真挚,常以豪放、悲壮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刻。陆游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七月十八夜枕上作》以描绘夜晚自然景象为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开头两句“电掣光如昼,雷轰意未平”,描绘了一场雷雨来临前的景象,闪电如同白昼般明亮,雷声轰鸣却使诗人内心的烦乱难以平静。接下来,“乱云俄卷尽,孤月却徐行”,描绘了乌云被风吹散,孤月在天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孤独感与对安宁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露草蛩相语,风枝鹊自惊”,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自然界的细节,露水滋润的草丛中蟋蟀低语,风吹动树枝惊扰了喜鹊,这些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一凉吾事足,美睡到窗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尽管外界有雷电与风雨,内心却因夜晚的凉意而感到舒适,沉沉入睡,直到晨光透过窗户唤醒他。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界动荡的感受,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一种从容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情感反思,表现出一种在动荡环境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雷雨来临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