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5:52
翠岩如画护重城,亭堠无烟久洗兵。
路入临榆疑塞尽,水经孤竹觉流清。
猎鱼队小寻西堰,射虎山高问北平。
风雪一鞭归未得,海天愁煞暮笳声。
这首诗描绘了泺州的美丽景色与诗人行旅间的思考。翠绿的山岩如同画卷一般环绕着这座重镇,亭台楼阁间烟雾缭绕,仿佛将士们的身影久已消失。小路通向临榆,似乎能走到尽头,水流经过孤竹,清澈见底。渔队在西边的小堰上寻觅,射虎的高山上可以俯问北平的远景。风雪中,我一鞭归家却未能如愿,海天交接处的笳声让人愁苦不已。
黄曾,清代诗人,以擅长写景抒怀著称。其诗风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泺州》写于作者游历泺州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军事生活的思考。诗中虽有描写美景,但更多的是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黄曾的《泺州》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的开头以“翠岩如画护重城”展现了泺州的壮丽景色,绿意盎然的山岩仿佛为这座重要的城市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暗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安全感。接下来的句子“亭堠无烟久洗兵”则将视角转向人文景观,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久远的军事场景,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
“路入临榆疑塞尽,水经孤竹觉流清”表现出诗人对前路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行走中感受到水流的清澈,暗示着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句子“猎鱼队小寻西堰,射虎山高问北平”则将诗人引向对生活的思考,猎鱼与射虎的意象交织,象征着生存的艰难与追求理想的奋斗。
最后两句“风雪一鞭归未得,海天愁煞暮笳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风雪中归家的渴望与未能如愿的失落交织在一起,暮笳声的愁苦感令人心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念。
全诗通过描绘泺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翠岩”象征了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美丽
C. 历史的沉淀
答案: B
“路入临榆疑塞尽”中“临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答案: A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什么?
A. 风雪
B. 渔队
C. 归家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