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44:07
荦确声中策骑前,
双崖断处响金鞭。
盘从石窟疑无路,
踏到冰沙别有天。
柳峪停云峰寂寂,
桑乾落日水溅溅。
前山知是从围地,
薄暮弓鸣岭外弦。
在荦确的声音中,我骑马向前,
在双崖的断处响起金鞭的声音。
盘旋在石窟中,似乎没有路可走,
却踏到冰沙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
在柳峪中停留,云峰显得寂静,
桑干河边,落日余辉,水面波光粼粼。
前山知道是从围地而来,
薄暮时分,弓声在岭外响起。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边境山川的深厚情感。
黄曾,清代诗人,曾任官职,精通诗词,作品多描写山川风景,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该诗创作于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乱与变迁的时代,通过描写边境风景,表达出对家国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吴庸关 其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边境地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荦确声”和“金鞭”描绘了骑马行军的场景,声响清晰,动感十足,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骑士的英勇与坚定。接下来的“盘从石窟疑无路”则表现了行进中的艰险,似乎在暗示人生道路上的困惑与挑战。
“踏到冰沙别有天”一语,让人感受到从艰难困境中走出后的豁然开朗,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描述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柳峪停云峰寂寂”与“桑乾落日水溅溅”两个意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又流露出无尽的思索与感慨。最后两句则传达出一种对家国的思念和守卫的决心,“薄暮弓鸣”中的弓声,仿佛在召唤着守卫家园的勇士,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黄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边境自然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家国的深情眷恋。诗人在骑行中感受到的艰难险阻与内心的豁然开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勇敢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中“荦确声”指的是什么?
A. 马的声音
B. 清晰的声音
C. 风声
D. 水声
“踏到冰沙别有天”中,“冰沙”象征着什么?
A. 绝望
B. 新的希望
C. 风景
D. 障碍
诗中提到的“桑乾”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棵树
D. 一片云
可以将黄曾的《吴庸关》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皆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黄曾更注重表现动感与情感的交织,而王维则倾向于宁静与内心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