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时间: 2025-04-29 12:03:08

诗句

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

谑浪略无名位间,谁人知道太师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3:08

原文展示:

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
谑浪略无名位间,谁人知道太师尊。

白话文翻译:

官府的厨房允许酿造美酒,我常常招呼朋友们在后园畅饮。
开玩笑时没有自己的名位,谁又知道我这位太师的尊贵呢?

注释:

  • 公厨:指官府的厨房,象征着官方的权力和资源。
  • 敕许:敕命许可,表示得到官方的允许。
  • 芳樽:美酒,樽为酒器。
  • 屡唤:多次招呼,表示热情的款待。
  • 宾朋:客人和朋友,指来访的人。
  • 谑浪:开玩笑、嬉闹。
  • 略无名位:几乎没有名声和地位。
  • 太师:古代高官,地位尊贵。

典故解析:

“太师”是中国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谓,通常负责辅佐皇帝。诗中提到的“太师尊”则暗示作者的身份和地位,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以《资治通鉴》著称。他在政治上主张保守,反对改革,强调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担任高官时期,表达了他对权力的看法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他对个人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司马光作为一位高官的生活和心态。诗中提到的“公厨敕许酿芳樽”,不仅表现出作者在权力中心的地位,也暗示了他与朋友们的亲密关系。后园的畅饮更是体现了他对友谊的重视,酒宴的场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然而,诗中“谑浪略无名位间”,则揭示了作者对名位的轻视。他用幽默的口吻提醒人们,虽然自己身为太师,但在朋友之间并不需要过多的礼仪和地位的束缚,这种态度反映了他真诚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作者的官场生活和宴请朋友的场景,展现了他作为高官的生活。
    • 第二联则表达了他在朋友面前的谦虚态度,暗示虽然名声显赫,内心却极为平和。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联与第二联在结构上形成对比,第一联强调外在的荣华,第二联则突显内心的豁达。
    • 夸张:通过“谁人知道太师尊”的说法,突显了作者对名位的轻视。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对名利的淡薄,表现了诗人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芳樽: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友情的象征,酒在这里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媒介。
  • 后园:是个隐喻,代表着一种闲暇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远离官场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酒
    C. 一种乐器

  2. 司马光的态度如何? A. 渴望名利
    B. 淡泊名利
    C. 忽视友谊

  3. 诗中提到的“太师”是指什么? A. 对朋友的称号
    B. 古代高级官员
    C. 酒的名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司马光的诗稍显简洁,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更深的孤独感。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资治通鉴》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堂杂兴 池上见鱼跃有怀姑熟旧游 徐稚山给事慶八十乐语口号 立春日 古意二首 其二 栽牡丹 雨欲作步至浦口 闲咏 长相思(五之二) 寄题太和陈诚之秀才远明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派 炉氲 狐疑不决 羊求 色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眼福不浅 花里胡哨 引遇 金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顿脚捶胸 泉结尾的成语 高下任心 马师皇 弋字旁的字 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