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35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
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鸡鸣时分就骑上马,过了河桥,何尝不是像东都赴朝一样匆忙。
红日已经高升,然而我仍在懒洋洋地睡觉,与你相比,实在是难得的逍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以古为鉴”,提倡理学。其诗歌风格清新、朴实,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繁忙之际。诗人以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朝廷生活的苦闷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急促的早晨,鸡鸣声中,诗人骑马过桥,仿佛是急于赴朝的官员,表现出一种急迫的气氛。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独白,面对已高的红日,他却仍在沉睡,表现出对朝廷生活的厌倦与逃避。诗中“比君殊未得逍遥”一句,似乎暗示了诗人与他人(如朋友或同僚)的对比,表达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急促与懒散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样的反差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官场压力时的普遍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体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士人在繁忙与闲适之间的心理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鸡鸣上马”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诗人悠闲自在
B. 诗人急于出行
C. 诗人正在睡觉
诗中“比君殊未得逍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官场生活的满足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朋友的羡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司马光的《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同样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但李白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司马光则更突显对官场繁忙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