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放鹧鸪

《放鹧鸪》

时间: 2025-04-30 05:30:16

诗句

秋入池塘风露微,晓开笼槛看初飞。

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16

原文展示:

放鹧鸪
唐代:崔涂
秋入池塘风露微,晓开笼槛看初飞。
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早晨,微风轻拂,露水轻盈地落在池塘上。诗人打开笼子,看到刚刚放飞的鹧鸪在晨曦中翱翔。鹧鸪的身上满是金色和翠绿的羽毛,然而,这样的美丽却难以用笔画下。面对无尽的烟波,鹧鸪又将飞向何方呢?

注释:

  • 池塘:指水池,诗中指秋天的池塘。
  • 风露微:微风轻轻,露水稀薄,形容清晨的气候。
  • 晓开笼槛:清晨打开鸟笼的栅栏。
  • 满身金翠:形容鹧鸪羽毛的色彩,金色与翠绿色交织。
  • 烟波:指水面上的波纹,带着烟雾般的朦胧感。
  • 何处归:指鹧鸪的去向,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典故,但“放鹧鸪”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之时,诗人可能因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而写下此作。

诗歌鉴赏:

《放鹧鸪》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秋季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秋入池塘风露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早晨,微风轻拂,露水轻盈,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接着“晓开笼槛看初飞”,表现了诗人放飞鹧鸪的情景,象征着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鹧鸪的羽毛“满身金翠”,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对生命的赞美。然而,随着“无限烟波何处归”的出现,诗人又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通过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入池塘风露微:秋天的气息已经渗入池塘,微风轻轻吹拂,露水也显得清凉。
  2. 晓开笼槛看初飞:晨光初现,诗人打开笼子的栅栏,目睹鹧鸪刚刚展翅高飞。
  3. 满身金翠画不得:鹧鸪的羽毛金光闪闪,翠色耀眼,然而这样的美丽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
  4. 无限烟波何处归:面对无尽的波浪,鹧鸪又将飞往何处,表现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追寻。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例如“烟波”不仅指水面波纹,也象征着人生的迷惘。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丰收与成熟,也隐含着生命的流逝。
  • 池塘:代表宁静与自然的栖息之所。
  • 鹧鸪: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美好,但同时也暗示着不确定的未来。
  • 烟波: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象征人生的迷茫与不可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诗人放飞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鹧鸪
    C. 雀鸟
    D. 鹰

  3. “无限烟波”所传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早秋》:杜甫

诗词对比: 在崔涂的《放鹧鸪》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在杜甫的《秋夕》中,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两者虽同写秋天,但情感基调大相径庭,前者清新脱俗,后者沉重深邃。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解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崔涂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醉后呈崔大夫 不饮赠官妓 寄湘中友人 润州二首 卜居招书侣 齐安郡后池绝句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宣州留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伯开头的成语 清劲风 革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真金不怕火 小字头的字 包含障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子开头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忘啜废枕 歇顶 七拱八翘 以谋为本 骇眙 仆赁 寺观 包含眼的词语有哪些 淑质英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