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10
小临海
作者:刘孝威 〔南北朝〕
碣石望山海,留连降尊极。
秦帝枉钩陈,汉家增礼秩。
石桥终不成,桑田竟难测。
蜃气远生楼,鲛人近潜织。
空劳帝女填,讵动波神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碣石上远望大海的情景,感慨着景色的壮美与历史的沧桑。秦朝的统治者曾试图用钩子来捕捉海中的珍宝,但最终徒劳无功;汉朝则在礼仪上更加讲究。那座石桥终究没有建成,曾经的桑田也已难以预见。蜃气在远处幻化成楼阁,而鲛人则在近处潜水织造。最终,帝女的辛劳也无法撼动波涛的神色。
作者介绍:刘孝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小临海》是一首蕴含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从碣石望向大海,眼前的自然美景引发了他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诗中提到的秦帝和汉家,代表了古代中国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诗人借此反映了历史的繁华与衰败,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通过“石桥终不成,桑田竟难测”,诗人感叹建设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空劳帝女填,讵动波神色”则是对辛劳与现实的对比,强调了人力的渺小与自然的不可抗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蜃气远生楼”中的蜃气与楼的关系,表现了自然与人造的对比;“鲛人近潜织”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鲛人以人的特质。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揭示出人类在浩瀚历史和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碣石诗中提到的帝王是指哪一位?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诗中提到的“蜃气”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幻想与变化
C. 历史的真实
“空劳帝女填”中“空劳”意指什么?
A. 辛劳未必有成
B. 努力会成功
C. 劳动是快乐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刘孝威的《小临海》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临海》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