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0
怨诗
作者: 刘孝威 〔南北朝〕
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
枕席秋风起,房栊明月悬。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丹庭斜草径,素壁点苔钱。
歌起蒲生曲,乐奏下山弦。
新声昔广宴,馀杯今自传。
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
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昭台有媵御,曾坂无弃捐。
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
这首诗表达了失宠的怨恨与孤独感。作者辞别了金屋的宠爱,受到谴责而被逐出甘泉。夜里秋风起,床头的明月高悬。烛光躲避在窗中,影子摇曳,香烟从炉子上飘回。红色庭院的小路斜坡上长满了草,素白的墙壁上点缀着青苔。歌声响起,是蒲生的曲子,乐器的声音像下山的弦乐。新声乐曲曾在盛大的宴会上奏响,如今只剩下余杯自饮。王嫱在荒漠之中,宗女却被迫进入祁连山。鸿雁的书信还未归来,角马也无归期。昭台有侍妾,曾坂却无人抛弃。后来的柴火依旧堆积,而前面的鱼却无人怜惜。
作者介绍:刘孝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爱情、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与诗人所处的动荡时代密切相关。诗中表达的失宠与孤寂,反映了个人在权力游戏与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与绝望。
《怨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因失宠而产生的深切怨恨与孤独感。整首诗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典雅而又哀伤的情绪。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失宠的主题,辞别金屋的瞬间,象征着失去权力与地位的痛苦。接下来的描绘则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枕席上的秋风与房中的明月,形成了一种静谧却又凄凉的对比。
在诗的中部,烛光与香烟的描写,隐喻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与如今的孤单落寞。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失去后的惆怅与无奈。最后几句则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加深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王嫱与宗女的命运暗含着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无奈。诗人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修辞,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之余,兼具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悲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失宠的深刻描绘,揭示了个人在权力与爱情面前的无奈与孤独。诗人以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怨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孝威
D) 白居易
"金屋"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权势与宠爱
C) 自由
D) 战斗
诗中提到的“秋风”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寂寞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