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1
重九前五日西园小饮
作者: 毕际有 〔清代〕
漫道重阳期尚赊,东篱黄菊已先花。
檐前秋满云笼月,天外星寒客泛槎。
高会况逢鸿雁到,豪吟直欲斗牛斜。
池亭镫火环如昼,疏柳幽篁醉孟嘉。
这首诗写道,虽然重阳节的日期还没有到,但东篱的黄菊花已经提前绽放。檐前的秋天云雾缭绕,月光透过云层洒下,天边的寒星如客人一般在舟上漂浮。高朋满座之际,正好遇到鸿雁飞来,豪情万丈的吟唱似乎要与牛斗斜的景象相抗衡。池塘边的灯火明亮如白昼,稀疏的柳树和幽静的竹林让我醉倒在孟嘉的诗词中。
毕际有,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曾任职于地方,诗歌风格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五日,正是秋意最浓之时,诗人借此节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静与和谐。
这首诗以“重阳”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情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的开头提到“重阳期尚赊”,表明虽然重阳节还未到来,但自然界的变化已经开始,菊花的提前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诗人在描写秋天的景象时,运用了“云笼月”、“星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人情味。诗中提到的“高会”和“豪吟”,不仅体现出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欢乐,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池亭与灯火,表现出一种温暖、亲密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夜。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重阳节的意义,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份?
A. 七月
B. 九月
C. 十月
诗中提到的“东篱黄菊”主要象征什么?
A. 忧伤
B. 长寿
C. 贫穷
诗中“豪吟直欲斗牛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豪放
C. 忧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