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9:03
玉屏精舍夜坐
马庶〔清代〕
入夏惮炎燠,招凉爱幽境。
僧房夜未阑,竹榻卧已冷。
遂揽葛衣起,独倚柴关静。
乱泉喷云根,清露滴松顶。
万籁寂无声,半规逗微影。
溪山取奚尽,风月怀自骋。
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
入夏时节,天气炎热,让人感到不适,我渴望凉爽,喜欢这样的幽静环境。夜深了,僧房还未完全安静下来,我在竹榻上已感到寒冷。于是我起身披上葛衣,静静地靠在柴门旁。潺潺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晨的露水从松树的顶端滴落。万物静谧,没有一点声响,只有微弱的影子在灯下摇曳。我望向远方的溪山,心中无限遐思,任凭风月在心中驰骋。我问城市中的人们,这样忙碌的生活,何时才能听到钟磬声的悠扬?
作者介绍:马庶,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大致未详,但其作品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季,诗人身处僧舍,表达了对宁静和幽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对城市生活的繁忙感到迷惑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玉屏精舍夜坐》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宁静的夜晚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夏日炎热的厌倦与对幽静环境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夏季的炎热,让人感到不适,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幽静环境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竹榻的寒冷更是反衬出夜的深沉。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描绘泉水喷涌、露水滴落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让人也感受到了那份凉爽。最后,诗人以“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作结,抒发了对城市繁忙生活的思考与疑问,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外界喧嚣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入夏惮炎燠”意思是:
诗中“万籁寂无声”描绘的场景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理解《玉屏精舍夜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