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4
运平后亲之俗。
时乱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驱象。
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钱则都内贯朽。
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
年和一风一雨。
听钟磬念封疆。
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
怪石铅松即序。
长乐善马成廐。
水衡黄金为府。
这首诗描述了在社会动荡后,亲情关系变得疏远的现象。它提到在动乱的时代,英雄豪杰往往被忽视。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如过桂林驱赶大象,渡过弱水承载鸿雁。随着音乐的升起,气氛也随之变化,钱财在城市中失去了价值,仓库里的粮食也变得稀缺。火中既有寒冷也有炎热,四季和谐地交替着风雨。钟声和磬音响起,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边疆的安宁,而笙与竽的音乐则唤起对聚会的思考。瑶琨与筱簜的美丽相伴,奇石与铅松的景致也相得益彰。长乐的善马在马厩中安稳,水衡与黄金也成为了治政的象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庾信,字仲翔,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骈文著称,作品风格华美,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乱、战乱频发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此诗通过描写社会变迁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开头部分,诗人提到“运平后亲之俗”,引入了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暗示在政治动荡中,亲情与友情往往变得疏远。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观,如“踰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还隐喻着人们在动荡生活中追求安宁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音乐元素的引入,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比如“听钟磬念封疆”,通过音乐的声音传达出对家国安宁的期望。而“瑶琨筱簜既从”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融合了自然、社会与人情的多重层面,展现了庾信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美好与安宁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听钟磬念封疆”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