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12
超旷欣便静,纷哗厌处浓。
客亲非外约,地胜适新逢。
诗兴骖黄鹤,仙情寄赤松。
烟平千万户,此处认歌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宁寿观,欣赏美景的心情。诗人感到这片广阔宁静的环境令人愉悦,远离了喧嚣与浓重的尘世。亲朋好友的相聚并不是事先约定,而是因为这美丽的地方适合新相识。诗人的灵感如同骖乘黄鹤,寄托了对仙人的情怀在赤松之中。烟雾笼罩下的万家灯火,此地我能听到悠扬的歌声和钟声。
张镃,宋代诗人,字子韶,号雨舟,生于北宋时期。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与友人吟唱,醉心于山水之间。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作于正月三日,诗人与亲友在宁寿观游玩,受到春日美景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张镃的《正月三日同诸亲从叔祖阁学登宁寿观东西山寻》通过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的交融,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以“超旷欣便静”开篇,赋予了宁寿观广阔而宁静的特质,表达了他远离世俗喧嚣的愉悦心情。接下来的“纷哗厌处浓”则对比了外界的繁杂,反衬出此处的恬静。
“客亲非外约,地胜适新逢”一方面说明了与亲友相聚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环境之美是吸引大家的原因。诗人在此处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诗兴骖黄鹤,仙情寄赤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仿佛置身于仙境,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灵魂寄托的渴望。最后一句“烟平千万户,此处认歌钟”则把视野拉回现实,描绘了春夜下万家灯火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此刻的心灵共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深远,展现了张镃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春日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纷哗厌处浓”中“纷哗”指什么?
张镃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张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