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时间: 2025-04-27 09:59:40

诗句

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

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

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

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9:40

原文展示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
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
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
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对杜少柳的送别,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国朝的御史府,意指这个职位在历史上声望很高。虽然有些人可能因为暂时的退隐而被视为平庸,但经过时间的考验,愚笨的人最终也能变得贤明。得失并没有什么好论的,岁月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只要心中仍然怀有对君主的爱戴,何必担忧命运的波折呢?

注释

  • 国朝:指当时的朝代,这里特指宋朝。
  • 御史府:指御史的官府,御史是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地位较高。
  • 暂退或久庸:指暂时退隐或长久地平庸。
  • 始愚亦终贤:即使一开始愚笨,最终也能变得贤明。
  • 俯仰岁已迁:回顾过去,感慨岁月的流逝。
  • 爱君心:对君主的忠诚和关心。
  • 时命邅:指命运的波折和不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以友谊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少柳将要前往遂宁府任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杜的送别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少柳的送别,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以“国朝御史府”开篇,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背景,强调了杜少柳即将担任的职务的崇高与重要。接下来的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思考,虽然人生有起有落、得失难言,但在诗人心中,真正重要的是那份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友人的关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坚定,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尤其是“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洒脱和对友人未来的信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友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指在国朝时期,御史府是一个名声显赫的地方。
  2. 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强调无论是暂时退隐还是长久的平庸,最终都能有所改变。
  3. 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表达出对得失的淡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变化让人深思。
  4. 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强调只要心中有对君主的爱,何必担心命运的波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暂退或久庸”与“始愚亦终贤”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命运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俯仰岁已迁”隐喻人生的流转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友谊与忠诚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命运的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御史府:象征权威与地位。
  • 岁迁:象征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
  • 爱君心:象征忠诚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国朝御史府”中的“国朝”是指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2. “得失安足论”中“得失”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人生的成就与失败
    • C) 名声
  3. 诗中强调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友谊与忠诚
    • C) 失落

答案

  1. B) 宋朝
  2. B) 人生的成就与失败
  3. B) 友谊与忠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赠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元吉的这首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与人生变化时的不同心境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经典作品进行汇编。
  • 《中国古典诗词评论》:探讨古典诗词的美学与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李卿考功崔郎中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无长物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山居 西街渠中,种莲垒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 重酬钱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乍往乍来 乙字旁的字 霜露之疾 金字旁的字 殚精毕力 单耳刀的字 穷凶极虐 幺字旁的字 电汇 避宠 消消 提手旁的字 违心之言 一面之荣 澄思渺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