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09
感秋
作者: 法良 〔清代〕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
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
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
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
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
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
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秋风吹动我的帐帷,明亮的九月月光洒在大地。
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睡,起身坐下弹奏琴音。
三星低入窗前,北斗星却高挂未沉。
白露悄然落下,树丛中栖息的鸟儿远在林间。
那位美人在云端,仿佛相隔只有一尺远。
我弹奏着七弦琴,却只能感伤没有知音。
我并不渴望有知音,只想与她心意相通。
法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诗,追求细腻的情感表达,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白露时节,诗人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知音的渴望。秋天的清冷与孤独感让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感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对美人的思念。开头几句通过“商飙”与“皎皎九月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特有韵味。诗人无法入眠,起身弹琴的情景表现了强烈的孤独感,而“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则将思念的深度与距离的遥远相结合,展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渴望。
整首诗以音乐与星空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境界。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虽然他并不奢求拥有知音,但仍希望能与心中所爱的人心意相通,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歌表达了在秋夜的孤独中,对爱人与知音的思念与渴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特征。
诗中“商飙”指的是什么?
A) 秋风
B) 冬雪
C) 春雨
D) 夏阳
诗人夜不能寐,起身弹琴,是因为:
A) 想睡觉
B) 思念美人
C) 朋友来访
D) 下雨
诗中提到的“知音”主要指:
A) 理解自己的人
B) 琴音
C) 美人
D) 星星
答案:1.A 2.B 3.A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法良的《感秋》更为细腻,前者以壮阔的景象激发情感,而后者则通过孤独的琴声与思念的维度进行深刻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