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净相寺

《净相寺》

时间: 2025-07-31 00:28:49

诗句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28:49

原文展示: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白话文翻译:

在净相寺前,已经荒凉了二十个秋天。曾经游玩此地时,经历了劫难与破坏,而如今却遇到了重修的良机。

注释:

  • 净相:指寺庙的名字,可能寓意清净的相貌。
  • 前朝:指的是之前的朝代,说明寺庙有着较长的历史。
  • 荒凉:形容寺庙的冷清和破败。
  • 减劫坏:指的是遭逢灾难与破坏。
  • 胜缘修:指的是遇到良好的缘分来修复寺庙。

典故解析:

“减劫坏”可以理解为经历了历史的动荡和自然的破坏,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而“胜缘修”则体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强调机缘的到来与重生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以其改革思想和诗文成就闻名,尤其在诗歌中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正值其对寺庙文化的思考与重修的时刻,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冀。

诗歌鉴赏:

《净相寺》是王安石在晚年所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重生的期待。诗的开头“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描绘了一个曾经辉煌却如今荒废的寺庙景象,勾起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索。这里的“荒凉”二字,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接下来的“曾游减劫坏”,则将诗人的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强调了他在此地的游历与经历的艰难。这里的“减劫坏”不仅是对寺庙的描述,也暗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难以逃避的苦难。

最后一句“今遇胜缘修”,则带有一丝希望与重生的气息,展现了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然能够迎来修复的良机。这种对未来的向往和积极态度,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主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净相前朝寺”:描绘寺庙的背景,表明其历史悠久。
  • “荒凉二十秋”: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荒废的景象,给人以孤寂之感。
  • “曾游减劫坏”: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劫难的经历,带有历史的沉重感。
  • “今遇胜缘修”: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重生的信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历史与个人经历结合,赋予历史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历史的沧桑与重生的希望,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寺庙: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承载,代表着人们对信仰的执着。
  • 荒凉: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环境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孤寂感。
  • 胜缘:代表着机缘与希望,象征着重生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净相寺”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寺庙?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荒凉二十秋”中“二十秋”指的是多长时间?

    • A. 20年
    • B. 10年
    • C. 5年
  3. 诗中提到的“减劫坏”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战乱与破坏
    • C. 人为破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净相寺》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寄托,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故土的思念,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河叹 检书 驾幸太学 过都 郴州 蔡州道中 后出军五首 其四 后出军五首 其三 后出军五首 其二 后出军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杵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双心一意 泽结尾的成语 穷工极巧 遏云歌 有职无权 处置失当 迗逇 血字旁的字 慢工出细货 走字旁的字 任人唯贤 扑哧 穴宝盖的字 静悍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