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宝觉

《赠宝觉》

时间: 2025-07-31 11:44:56

诗句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4:56

诗词名称: 赠宝觉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大师以前在京城与我相识,兴趣却与江湖相去甚远。
往日我曾与惠询等人一同,夜宿于金山之巅。
对你我心中苦苦留恋,因王事有朝廷的召请。
自从分别之后,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心中浮现的念头如同梗塞一般。
今天忽然与你相见,眼眸清澈明亮。
夜晚静谧之时,轻声细语的交流,使人深思。
化城远在天边,远山色彩层叠。
白发苍苍之时,仍然思念那烟雾缭绕的舟艇。

注释:

  • 京国:指京城,古代中国的都城。
  • 江湖:常用来指代隐士生活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 惠询:可能指代王安石与之交往的友人。
  • 金山:指金山寺,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庙。
  • 王事:指朝廷的事务或召请。
  • 浮念:指浮现于心中的思念和念头。
  • 眸子:指眼睛,通常用来形容目光清澈。
  • 化城:可能指虚无缥缈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其政治改革而闻名,代表作有《梅花》、《登飞来峰》等。他的诗词多反映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安石与友人宝觉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赠宝觉》是一首充满思绪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回忆与现实时刻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与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提及“京国”和“江湖”,既点明了作者与友人之前的关系,又隐含了二人志趣的差异,展现出一种思乡和怀旧的情绪。接下来,诗人回忆与友人在金山顶一宿的情景,传递出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浮念剧含梗”一语,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思念的压抑感,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倾诉。最后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夜阑接软语”展现了重逢后的亲密,进一步加深了对友谊的感悟。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意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师京国旧:提及与大师的旧识,表明彼此的长久关系。
    • 兴趣江湖迥:暗示两人兴趣不同,作者更偏向于世俗的事务。
    • 往与惠询辈:回忆过去与友人一起的时光。
    • 一宿金山顶:强调那次相聚的美好和特殊性。
    • 怀哉苦留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
    • 王事有朝请:提到朝廷事务,暗示了身不由己的无奈。
    • 别来能几时:感慨分离的时间之久。
    • 浮念剧含梗:对思念的凝练,表达情感的复杂。
    • 今朝忽相见:重逢的突然与惊喜。
    • 眸子清炯炯:描绘友人神采奕奕的样子。
    • 夜阑接软语:夜晚的静谧,细腻的交流。
    • 化城出天半:远方的虚幻,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白首对汀洲:白头之时,依旧怀念曾经的情景。
  • 修辞手法:诗中多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夜阑接软语”,通过声音与意象的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京国:象征着繁华与权力。
  • 江湖:代表自由与隐逸的生活。
  • 金山: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珍贵。
  • 白首: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杭州
      • D. 西安
    2. 诗中提到的“金山”指的是哪个著名景点?
      • A. 黄山
      • B. 泰山
      • C. 金山寺
      • D. 衡山
    3.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 A. 大师京国旧
      • B. 怀哉苦留恋
      • C. 今朝忽相见
      • D. 夜阑接软语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在王安石的《赠宝觉》中,友谊与怀旧是主题,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宵 落花图咏 伤内 警世 爱菜词 叹世之二 开门七件事 山水图 感怀 一世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节里 凵字底的字 岨峿 缠绵幽怨 金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緑衣郎 返正拨乱 栖云 共价 绿暗红稀 包含矣的词语有哪些 说得轻巧 攴字旁的字 天道宁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