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我欲往沧海

《我欲往沧海》

时间: 2025-04-26 07:03:20

诗句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20

原文展示: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白话文翻译:

我想去沧海,客人你是从河源而来的。
我在口袋中寻找胶水,想要拯救这千年的浑浊。
我告诉客人这只是在空谈,你还是得回到昆仑山。
我叹息无法相救,互相看着泪水如盆般翻涌。
客人请你暂时停留,我去洗净我的头发在扶桑的根上。
春风吹动我的船,我向着万里之外空旷的视野眺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沧海:指大海,象征辽阔与未知。
  • 河源:指河流的源头,象征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 囊中胶:口袋中的胶水,意指求助于微不足道的物品来解决大问题。
  • 昆仑: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山脉,象征高远的理想与目标。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长在东方,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涕翻盆:泪水像盆一样翻涌,形容悲伤之深。

典故解析:

  • 昆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昆仑山是神话的象征,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扶桑:在东周时期的文献中,扶桑被描述为一个神秘的地方,常常与日出、光明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推行新法,力图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深具哲理,常常表现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他对人生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在政治与文学上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我欲往沧海》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沧海与河源,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歌开头的“我欲往沧海”表明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然而“客来自河源”则暗示着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接下来的“手探囊中胶”则显得有些无奈,试图用微不足道的物品来解决庞大的问题,似乎在暗示自己所处的困境与无力感。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昆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叹息谢不能”则突显出一种无奈与悲伤。诗的最后两句“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意在表达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找解脱,借助春风的力量,追求更高远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既有对理想的眷恋,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王安石在哲理诗上的成就与深邃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欲往沧海”: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知与自由的向往。
  • “客来自河源”:引入客人,暗示交流与对话。
  • “手探囊中胶”:象征着试图用微小的力量去解决宏大的问题。
  • “救此千载浑”:表达对历史沉淀的忧虑与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情。
  • “我语客徒尔”:自知言语无力,感叹空谈无益。
  • “当还治昆仑”:理想在高处,实际却难以触达。
  • “叹息谢不能”:无奈的叹息,表明对自己无力的遗憾。
  • “相看涕翻盆”:彼此间的悲伤与无奈交融。
  • “客止我且往”:客人停留,诗人准备出发,象征自我探索。
  • “濯发扶桑根”:回归自然,寻找新生与希望。
  • “春风吹我舟”:象征着希望与力量的传递。
  • “万里空目存”:展现了诗人向往的辽阔视野与未来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形成对称的句式。
  • 比喻:如“涕翻盆”形象化悲伤的深切。
  • 象征:沧海、昆仑、扶桑等意象都富有文化内涵,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探讨了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的人生哲学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自由与广阔的心灵世界。
  • 河源:象征来源与根基,提示人们的归属感。
  • 昆仑:代表理想与高远目标。
  • 扶桑: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起点。
  • 春风:象征希望与力量,带来新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沧海”象征什么?
    A. 自然力量
    B. 理想与自由
    C. 家乡

  2. 诗中“涕翻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无奈
    C. 愤怒

  3. “我欲往沧海”与“客来自河源”的关系是什么?
    A. 对比
    B. 因果
    C. 平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杜甫:王安石的《我欲往沧海》强调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安石评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 甲子日晴 新裁短褐接客以代戎服或以为慢戏作 项里观杨梅 出游归卧得杂诗 暴雨 即事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 共语 委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一言抄百语 大度兼容 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辨日炎凉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龠字旁的字 响彻云际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祸毒 祝发空门 闭户关门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缂丝 包含决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囷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