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昼居池上亭独吟

《昼居池上亭独吟》

时间: 2025-05-05 10:20:34

诗句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0:34

原文展示

昼居池上亭独吟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正午的阳光下,独自在池边的亭子中吟唱的情景。他在树荫下静静地观察蜜蜂的活动,心中闲暇地想象着仙鹤的优雅形态。他饮着法酒以调养身心,弹奏清雅的琴音以陶冶性情。此时他心中感念浩然正气已然消散,手中的拐杖又何必再去铭刻呢?

注释

  • 日午:正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
  • 树阴正:树的阴影正好覆盖在这里。
  • 独吟:独自吟唱,表达孤独和自我陶醉的状态。
  • 蜂教诲:蜜蜂在花间采蜜,似乎在教导人们勤劳。
  • 闲想鹤仪形:悠闲地想象仙鹤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
  • 法酒:用来调养身心的酒,共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 清琴:优雅的琴声,象征高雅和清静。
  • 浩然机已息:浩然之气已然平息,指心中壮志未酬或失去动力。
  • 几杖复何铭:一支拐杖又何必刻上铭文,表明对人生的无奈和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寒山,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意象丰富、风格独特著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曾长期担任地方官职,经历了多次贬谪,因而在诗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的晚年,正值他被贬谪之际,常常感受到政治的失意与个人理想的落空。诗中所描绘的宁静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昼居池上亭独吟》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宁静与淡泊情怀的作品。诗人在正午的树荫下,独自吟唱,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这种独处与吟唱的状态,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体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阳光透过树叶洒下,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静看蜜蜂的辛勤劳动,似乎从中感悟到生活的哲理。接下来的“闲想鹤仪形”,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仙鹤作为高洁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心中追求的境界。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两句,通过饮酒与弹琴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身心的调养与修养。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感伤,感叹自己心中的浩然之气已然消逝,手中的拐杖又何必再去铭刻,似乎在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坚韧与淡泊,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午树阴正:正午时分,树荫正好投射在我身上,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2. 独吟池上亭:在池边的亭子中,我独自吟唱,表明一种孤独的诗人状态。
  3. 静看蜂教诲:静静地看着蜜蜂忙碌的身影,体会到勤劳和生活的智慧。
  4. 闲想鹤仪形:心中放松,幻想着仙鹤的优雅姿态,象征理想与美好。
  5. 法酒调神气:饮用法酒以调和身心,表现出一种修养和自我陶冶的心态。
  6. 清琴入性灵:弹奏清雅的琴声,深入到性情的内在,显示出艺术的魅力。
  7. 浩然机已息:内心的浩然之气已经平息,表明对理想的失落与无奈。
  8. 几杖复何铭:拐杖又何必刻上铭文,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无常与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法酒”与“清琴”,将饮酒与弹琴比作一种精神的调和。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蜜蜂的“教诲”赋予其人性化特征,强调了劳动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宁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与树阴:象征着生活的节奏与宁静。
  • 蜜蜂:象征勤劳与智慧。
  • 仙鹤:象征高洁与理想。
  • 法酒与清琴:象征修养与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午树阴正”指的是什么时间?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午夜
  2. “静看蜂教诲”中的“教诲”意指什么?

    • A. 学习
    • B. 劳动
    • C. 休息
    • D. 享乐
  3. 诗人为何感叹“浩然机已息”?

    • A. 对生活的满意
    • B. 对人生的失落
    • C. 对理想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热爱
  4. 诗中提到的“清琴”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饮品
    • C. 一种花
    • D. 一种诗歌

答案

  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反映离别之情,与刘禹锡的淡泊心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怀吴蕊仙 杂诗五首 其五 杂诗五首 其四 杂诗五首 其三 杂诗五首 其二 杂诗五首 其一 题延庆院 余梦访梅邓尉旁有诗客一唱而梅花与枝俱殒其避俗耶梅真高士哉醒急披衣作诗记梦 入华子冈 六言诗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众口烁金 飘如游云 吞声饮恨 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摔的词语有哪些 遒然 人谋不臧 糸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余华 匕字旁的字 包含晕的词语有哪些 骨肉相连 领主 劈地 聿字旁的字 无情无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