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时间: 2025-04-27 12:18:13

诗句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

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8:13

原文展示

鼎食华轩到眼前,
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
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
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
亦拟抽身伴地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丰盛的宴席上,华丽的车马已在眼前,临别时我轻轻拂衣、告别,岂是虚情假意呢?在九霄云外的路上,我向朝廷的客人辞别;在四皓的竹林中,我犹如年轻的少年。将来卧龙之人终会迎来雨露,今天我则像放飞的仙鹤,直冲云天。洛阳旧时有衡茆的地方,我也想要抽身而去,伴随地仙。

注释

  • 鼎食华轩:形容丰盛的宴席,鼎为古代烹饪用具,华轩指华丽的车马。
  • 拂衣:轻轻拂动衣袖,表示告别。
  • 九霄:指高空,象征着远大的理想或志向。
  • 四皓:指四位隐士,象征高洁的人格和志向。
  • 卧龙:指诸葛亮,寓意才华横溢的人。
  • 放鹤:比喻自由,象征着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
  • 衡茆:指古代的一种竹篱笆,象征隐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尤其擅长骈文,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刘禹锡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因而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刘禹锡因病告别好友白侍郎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告别的感慨,以及未来追求自由和理想生活的决心。诗中融入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鼎食华轩”引入,描绘出丰盛的宴席场景,暗示着他即将与喧嚣的官场生活告别。接着,他轻拂衣袖,表明这次告别并非出于无情,而是充满了深思熟虑的情感。此处的“拂衣”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象征着他对俗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自我心灵的追寻。

在“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两句中,诗人将告别与志向结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里提到的“四皓”隐士,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志向,暗示着诗人渴望追随其后,过上隐逸的生活。

接下来的“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生动地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他相信,值得的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时机,而今天的自由与放飞,正是追寻理想的开始。

最后两句“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则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结合了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令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描绘了告别的场景,又表达了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鼎食华轩到眼前:描绘丰盛的宴席,暗示诗人即将告别的环境。
  2. 拂衣高谢岂徒然:轻拂衣袖,表示告别,强调此举并非虚情假意。
  3. 九霄路上辞朝客:在高空的路上告别朝廷的客人,象征告别官场生活。
  4. 四皓丛中作少年:在竹林中如同年轻的少年,渴望自由与隐逸。
  5. 他日卧龙终得雨:未来的卧龙(诸葛亮)必会迎来机遇,象征对未来的信心。
  6. 今朝放鹤且冲天:今天我如飞鹤般自由,追求理想的生活。
  7. 洛阳旧有衡茆在:提到洛阳的竹篱笆,象征隐居的理想。
  8. 亦拟抽身伴地仙:希望能与自然中的仙人共处,体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告别与放飞鹤相提并论,表达自由与追求理想的情感。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如“九霄路上”和“四皓丛中”。
  • 象征:卧龙、放鹤、地仙等形象均象征着理想、自由与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告别与追求理想生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超然的精神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鼎食华轩:象征繁华的官场生活。
  • 拂衣:象征告别与追求自由的决心。
  • 九霄、四皓: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志向。
  • 卧龙:象征有才华的人物。
  • 放鹤:象征自由与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鼎食华轩”主要指什么?

    • A. 贫困生活
    • B. 丰盛的宴席
    • C. 自然环境
    • D. 书籍
  2. “放鹤”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自由
    • B. 生活困扰
    • C. 失去希望
    • D. 友情
  3. 诗人希望能与谁共处?

    • A. 官员
    • B. 地仙
    • C. 书生
    • D. 商人

答案

  1. B. 丰盛的宴席
  2. A. 追求自由
  3. B. 地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禹锡与王维

    • 刘禹锡的诗更注重在告别与追求理想的情感,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之美、隐逸生活的宁静。
  • 解读

    • 刘禹锡通过对告别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描写展示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刘禹锡传》

相关查询

倾杯乐 其一 倾杯乐 黄雀 倾杯 倾杯 倾杯 和子野 倾杯 其二 倾杯 其一 倾杯序/倾杯乐 倾杯 限屯田惊落霜洲体 倾杯乐 其八 散水调,探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精 富室豪家 投木报琼 小阮贤于大阮 日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照燎 死路一条 三旬九食 议事堂 铅刀为铦 三开头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而益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