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39
玉函捧上五云堆,
著意通幽此一回。
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这首诗的意思是:手中捧着玉函,朝着五彩的云堆走去,特意想在这次的旅途中探访幽静之处。三十年来,心中的惆怅与渴望不断增加,然而再也没有人能够登上那遥不可及的仙台。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寄山中道友三首》是在周文璞与道友交流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在世俗生活中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玉函与云堆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开头的“玉函捧上五云堆”,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而美好的幻想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在这次“通幽”的旅程中,渴望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透出了一丝无奈和惆怅,三十年的等待和期望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遥不可及。诗人在“望仙台”时,似乎暗示着理想生活的失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诗中“玉函”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友谊
答案:b) 理想
“三十年来增怅望”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渴望
c) 愤怒
答案:b) 无奈与渴望
诗中的“仙台”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理想的境界
c) 一种心情
答案:b) 理想的境界
《寄山中道友三首》与王维的《鹿柴》,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失落,而后者则是对自然景致的赞美与宁静的享受。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