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0:17
读参同契
作者:齐己 〔唐代〕
堪笑修仙侣,
烧金觅大还。
不知消息火,
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
魂飞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
无用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道者的嘲笑,他们为寻求长生不老而焚烧金银,却不知道真正的道理就在那寂静的关口。诗人感叹自己白发苍苍,所学的道理却只能在炉火中进行,心灵早已飞向那遥远的海上山。最后,诗人对那五千字的道理感到悲哀,因为它们在世间是毫无用处的。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思,号云峰,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北方,其诗风清新脱俗,颇具禅意,常以自然为题材,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唐代,修道、寻求长生不老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追求,齐己作为一位修道者,深感修道的艰辛与无奈,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
《读参同契》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修道者的嘲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一句“堪笑修仙侣”便直接引出了主题,诗人以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揭示了修道者们在追求长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愚蠢与执迷。接下来的几句则更为深入,揭示了这些修道者即使在焚烧金银,寻找“道”的过程中,却仍然无法领悟真理的本质。
诗中提到的“寂寥关”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寂静,正是这样的境地,才是修道者真正应当追求的目标。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将自己与修道者的处境对比,感叹自己的白发与无用的知识。最后一句“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世间知识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齐己对人生、道理的深刻洞察,强调了修行与世俗之间的矛盾,唤起读者对生命、知识和真理的再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反映了对追求长生不老与真理的无奈,表达了对人世间知识的悲哀与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诗词测试:
齐己的《读参同契》主要嘲讽了什么?
“鬓白炉中术”中的“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悲哉五千字”是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