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

时间: 2025-04-27 07:45:29

诗句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29

原文展示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
作者: 齐己 〔唐代〕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道林寺的四绝亭前,我看到宋代杜甫的诗题在这里,真是风采卓然。我独自一人来这里,终日观赏,只为拂去秋天的尘埃。古老的石头上覆盖着寒霜,春天的松树已经脱落了老去的鳞片。高僧的眼神安静,想必能看出我吟咏的神情。

注释

  • 道林寺:位于中国,因风景优美而著名。
  • 四绝亭:亭子名,因其风景与诗意而得名。
  • 宋杜诗:指宋代对杜甫诗歌的赞美,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 秋尘:秋天的灰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寒仞:指寒冷的高石,形容古石的气势和静谧。
  • 脱老鳞:指春天松树的新生,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 高僧:指寺庙中的僧人,象征智慧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0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闻名,常用自然景物表达心境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道林寺的四绝亭,表达了作者对古诗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古典文化的崇拜和对美好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道林寺四绝亭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灵动而静谧的氛围。诗人以“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开篇,直接表达对杜甫作品的崇敬与赞美,显示出对古代文学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沉浸,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追求宁静的心态。最后两句“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与“高僧眼根静”则通过对比,描绘出自然的变化与高僧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静谧的境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这里提到宋代对杜甫诗的题咏,强调了诗歌的魅力与影响。
    •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表达了诗人独自来此,欣赏秋日的景致,反映出一种孤独的美。
    •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古石与新松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轮回。
    •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高僧的宁静目光,似乎能看透世事,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智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高僧的眼神与客人的吟咏相结合,表现了一种内心的感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学的敬仰、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 古石: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积淀,代表着稳重与永恒。
  • 春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传递了生生不息的理念。
  • 高僧:象征着智慧与宁静,反映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僧”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
    • C. 权力
  2. “春松脱老鳞”描绘的是哪种意象?

    • A. 冬天的景象
    • B. 新生的希望
    • C. 秋天的枯萎
  3. 诗人对杜甫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崇敬
    • C. 忽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齐己与杜甫的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杜甫在《春望》中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忧愁,而齐己在其诗中则是一种宁静的美感。这两位诗人的作品相互映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齐己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馆中新蝉 分得朝野多欢娱 文慧大师归蜀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七第二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和集贤李学士千字诗 元奉宗宰绩溪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皇帝奠幣奏瑞文之曲 秋夕池上 奉和御制喜降时雪七言四韵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三都 丑腔恶态 頁字旁的字 包含绥的词语有哪些 行不顾言 排尾 要言妙道 单耳刀的字 企而望归 狼飧虎咽 甘字旁的字 包含熙的词语有哪些 分朋引类 靡衣玉食 旧隶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