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21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乃得免人间累。
自古以来,人们多忧愁而少快乐,太平盛世难以得见。幸好遇到圣贤降世,传播道德,教导天下。上界的真正圣人掌握世间,治理万国不需神力。中外国家都停止战争,修文治国,尊敬贤者,崇尚道德,带来了清平的瑞兆。为何要以上来回报天恩?在美好的时光中,不能因循守旧而虚度光阴。应该先崇尚节俭,追求温饱,切勿贪恋名利。向玄门求取奥秘,戒除嗜欲,保有安宁和气。更要放下心中所执,放下头脑中的负担,才能得到超脱人间的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三于真人,元代道士,主张道教思想,重视修身养性,其诗作常反映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对当时政治混乱的思考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无愁可解》是一首结合哲理与情感的诗,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时的忧虑与无奈。诗中通过对古今社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首句“古往今来,多忧少喜”引入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历史的沉重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圣贤出世”来传达希望,暗示道德的力量能够带来变革。诗中反复提到的“节俭”、“安和气”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具体描绘,表明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批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修身的劝诫,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反思与呼唤,强调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的重要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道德与内心的修养展开,表达了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物质欲望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节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圣贤”指的是:
A. 历史人物
B. 道德与智慧的象征
C. 统治者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崇俭约”指的是:
A. 崇尚奢华
B. 崇尚节俭
C. 崇尚名利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C. 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