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无愁可解

《无愁可解》

时间: 2025-05-04 00:55:21

诗句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

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

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

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乃得免人间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21

诗词名称: 无愁可解

作者: 三于真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乃得免人间累。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多忧愁而少快乐,太平盛世难以得见。幸好遇到圣贤降世,传播道德,教导天下。上界的真正圣人掌握世间,治理万国不需神力。中外国家都停止战争,修文治国,尊敬贤者,崇尚道德,带来了清平的瑞兆。为何要以上来回报天恩?在美好的时光中,不能因循守旧而虚度光阴。应该先崇尚节俭,追求温饱,切勿贪恋名利。向玄门求取奥秘,戒除嗜欲,保有安宁和气。更要放下心中所执,放下头脑中的负担,才能得到超脱人间的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淳化:指纯朴的化政或太平的时代。
  • 圣贤: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 玄门:指道教的门派或学说。
  • 嗜欲:指对欲望的沉迷。

典故解析:

  • 圣贤出世:指历史上那些有道德、有智慧的贤者的出现,他们常被视为引导人们走向正道的力量。
  • 中外偃武修文:这是指和平时期,国家之间不再战争,而是发展文化,促进文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三于真人,元代道士,主张道教思想,重视修身养性,其诗作常反映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对当时政治混乱的思考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无愁可解》是一首结合哲理与情感的诗,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时的忧虑与无奈。诗中通过对古今社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首句“古往今来,多忧少喜”引入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历史的沉重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圣贤出世”来传达希望,暗示道德的力量能够带来变革。诗中反复提到的“节俭”、“安和气”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具体描绘,表明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批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修身的劝诫,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反思与呼唤,强调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自古以来,人们生活忧虑多,快乐少。
  2. 淳化太平难值:纯朴的治世和太平的时代难以得见。
  3. 幸逢圣贤出世:幸运的是,出现了有德之人,引导社会。
  4. 布道德谈罗天地:他们传播道德,启迪众生。
  5. 上界真人权下世:真正的圣人掌握世间。
  6. 御万国不劳神器:治理各国不需要神力。
  7. 中外偃武修文:各国停止战争,专注文化。
  8. 敬贤尚德,致清平瑞:尊贤重德,带来安宁与祥瑞。
  9. 何以上答天恩:为何要用什么来回报上天的恩赐?
  10. 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在美好的时光中,不应因循守旧而浪费。
  11. 要先崇俭约:应当重视节俭。
  12. 务饱暖不贪名利:追求温饱,不要贪恋名利。
  13. 向玄门求奥秘:向道教学习,寻求内心的智慧。
  14. 戒嗜欲保安和气:戒除欲望,保持内心的安宁。
  15.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放下心中执念,放下负担。
  16. 乃得免人间累:才能免去世间的烦恼。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多忧少喜”、“崇俭约”、“御万国不劳神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玄门”隐喻道教的智慧,表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道德与内心的修养展开,表达了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物质欲望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节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贤:象征智慧与道德。
  • 太平:象征理想的社会状态。
  • 玄门:象征追求内在智慧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贤”指的是: A. 历史人物
    B. 道德与智慧的象征
    C. 统治者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崇俭约”指的是: A. 崇尚奢华
    B. 崇尚节俭
    C. 崇尚名利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C. 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但《无愁可解》更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理想,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乡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三于真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诗歌》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江风山月亭 和敬仲韵 赠柯敬仲博士 发瓜州 歌风台 黄楼 黄河道中 简王君实佥事 过花村将台怀荅剌罕丞相 蓉湖消夏竹枝词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地自处 知文达礼 互联网+ 示字旁的字 包含瓢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秃宝盖的字 繁省 汗出如渖 雨靴 屮字旁的字 分爨 飨贺 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芟繁就简 鼻字旁的字 无远不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