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 金华客舍望双溪

《鹊桥仙 金华客舍望双溪》

时间: 2025-07-31 21:30:27

诗句

里湖单舸,双溪一叶,莫问离愁轻重。

帘波月影晚晴初,听远浦梅花三弄。

雁山归路,冰滩雪壑,应有中天鸾凤。

他年挥手上篷舟,定记此虚堂凉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30:27

原文展示

鹊桥仙·金华客舍望双溪
作者:夏承焘

里湖单舸,双溪一叶,莫问离愁轻重。
帘波月影晚晴初,听远浦梅花三弄。
雁山归路,冰滩雪壑,应有中天鸾凤。
他年挥手上篷舟,定记此虚堂凉梦。


白话文翻译

在里湖上,只有一只小船,双溪上漂浮着一片落叶,不必去问离别的愁苦到底有多重。
帘幕上涟漪的水波映出初晴的月影,听那远处的梅花在风中轻轻地奏出三声。
雁山的归路上,冰封的滩涂和雪覆盖的山谷,应该有那中天的鸾凤在飞翔。
在未来的某一年,我将挥手登上篷舟,定会记得这虚幻的凉梦。


注释

字词注释:

  • 里湖:指的是内湖,可能为金华的某个湖泊。
  • 单舸:指一只小船。
  • 双溪:指双溪河流的景致。
  • 离愁:离别的愁苦。
  • 帘波:帘子上的水波,形容水面涟漪。
  • 梅花三弄:梅花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响。
  • 雁山:指归雁的山路。
  • 鸾凤:古代神话中的美丽鸟类,象征美好与吉祥。
  • 凉梦:指清凉的梦境,含有淡淡的惆怅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鸾凤”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均有深厚的象征意义,鸾凤常被视作吉祥之鸟,梅花则象征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9-1946),字仲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浙江金华,以诗词、散文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华的客舍,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离别的思考与感慨。正值初春时节,诗人借景抒情,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鹊桥仙·金华客舍望双溪》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夏承焘在旅途中的心境。全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湖面孤舟、溪边落叶、月影波动、梅花轻声。这种优美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金华的双溪之畔,感受到那份淡淡的离愁。

开头的“里湖单舸,双溪一叶”,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孤独的船只与随风漂流的落叶,暗示了离愁的轻重。诗人并不直接表达愁苦,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隐秘的情感。紧接着的“帘波月影晚晴初”,展现出一个清新的傍晚,水波与月影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后半部分提到“雁山归路,冰滩雪壑”,则将视野拓宽,展现了远方的归途和自然的严寒,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艰辛。最后一句“定记此虚堂凉梦”,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当下梦境的追忆,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也有对未来旅程的向往,给人以希望与温暖。

整首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描绘湖面的小船与溪边的落叶,展现了孤独的景象,暗示离别的愁苦。
  • 第二联则转入描述晚晴的月影与梅花的声音,构建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
  • 第三联的“雁山归路”引入了对归途的思考,强调冬季的寒冷与归途的艰辛。
  •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堂凉梦”,用梦境比喻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拟人:梅花“弄声”,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里湖单舸,双溪一叶”,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与自然的美好进行抒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体现了时光流逝中的淡淡惆怅和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里湖: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单舸:代表孤独的旅程。
  • 双溪: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分叉。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雁山:象征归家的路途。
  • 鸾凤:象征美好与理想的追寻。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里湖单舸”是指什么?

    • A. 一只小船
    • B. 一片落叶
    • C. 一处湖泊
    • D. 一条小溪
  2. 诗中“梅花三弄”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香气
    • B. 梅花的声音
    • C. 梅花的颜色
    • D. 梅花的形状
  3. 诗中提到的“鸾凤”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吉祥
    • C. 思念
    • D. 冷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这些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具有相似的抒情特点。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夏承焘的《鹊桥仙》更加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以直接的情感表达与豪放的气概著称。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同样都展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元曲选》
  • 夏承焘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相关书籍。

相关查询

南康天开图画楼 上周少保 其二 又借韵小行 同曹元章游新安寺 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 寄王巽伯 题雁汊峰东林寺 送胡仲方 题黄文叔燕堂 其一 送友人得馆游南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言轻语 斫琱为朴 鬯字旁的字 如胶如漆 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山一发 百无禁忌 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一停 洞悉无遗 见字旁的字 还形烛 父执 掀风作浪 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