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57
送晓公归庭山
作者: 孟郊 〔唐代〕
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
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
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
这座山多么崎岖,寺庙的路边环绕着翠绿的山峰。
秋天的天空晴朗,山的尽头逐渐显现,
太阳下山了,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回去。
云彩在高空中飘浮,泉水洒落在田野的衣衫上。
枯萎的鸟巢没有飞回的羽毛,新长的树木却有争相飞舞的鸟儿。
此时此刻无法继承过去的美好,
在梦中只能感受到空灵的光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批评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送晓公归庭山》作于孟郊的晚年,彼时他已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与磨难,诗中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送晓公归庭山》展示了孟郊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崎岖的山路和翠绿的山景,营造出一种苍翠的自然氛围。秋天的晴空和落日的孤独归程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寥感,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云彩与泉水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灵动,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后两句“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更替,寓意着对过往的惋惜与对新生的期盼。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澈的宁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孟郊的诗歌风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寺路”指的是?
A. 山路
B. 去寺庙的路
C. 归家的路
答案:B
“枯巢无还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失去与惋惜
C. 喜悦
答案:B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暴风雨
B. 秋天的晴空与落日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