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晓公归庭山

《送晓公归庭山》

时间: 2025-07-26 22:35:39

诗句

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

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

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35:39

原文展示:

送晓公归庭山
作者: 孟郊 〔唐代〕

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
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
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多么崎岖,寺庙的路边环绕着翠绿的山峰。
秋天的天空晴朗,山的尽头逐渐显现,
太阳下山了,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回去。
云彩在高空中飘浮,泉水洒落在田野的衣衫上。
枯萎的鸟巢没有飞回的羽毛,新长的树木却有争相飞舞的鸟儿。
此时此刻无法继承过去的美好,
在梦中只能感受到空灵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坦。
  •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
  • 秋霁:秋天雨后天晴。
  • 田田衣:形容泉水溅洒在田地上的样子。
  • 枯巢:指已不再使用的鸟巢。
  • 争飞:形容鸟类争相飞翔的情景。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枯巢无还羽”可理解为对逝去事物的怀念,象征着失去的青春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批评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送晓公归庭山》作于孟郊的晚年,彼时他已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与磨难,诗中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送晓公归庭山》展示了孟郊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崎岖的山路和翠绿的山景,营造出一种苍翠的自然氛围。秋天的晴空和落日的孤独归程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寥感,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云彩与泉水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灵动,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后两句“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更替,寓意着对过往的惋惜与对新生的期盼。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澈的宁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孟郊的诗歌风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山何崎岖:开篇即描绘出山的崎岖,暗示旅途的艰辛。
  2. 寺路缘翠微:寺庙的道路环绕着青翠的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3. 秋霁山尽出:秋天的雨后,山的全貌渐渐显露,象征着清新与明朗。
  4. 日落人独归:落日时分,独自归去的孤独感浮现。
  5. 云生高高步:云彩在高空中飘浮,增添了诗的空灵感。
  6. 泉洒田田衣:泉水飞溅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7. 枯巢无还羽:枯萎的鸟巢象征着失去与逝去。
  8. 新木有争飞:新生的树木争相飞翔,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9. 兹焉不可继:此时此刻无法继续过去的生活。
  10. 梦寐空清辉:在梦中只能感受到那份空灵的光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枯巢无还羽”和“新木有争飞”的对比,反映了生命的更替与无常。
  • 比喻:云彩与泉水的描绘,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寺路:代表归隐与修行的路径。
  • :象征自由与梦幻。
  • 泉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滋养。
  • 枯巢:象征逝去的岁月与青春。
  • 新木: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路”指的是? A. 山路
    B. 去寺庙的路
    C. 归家的路
    答案:B

  2. “枯巢无还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失去与惋惜
    C. 喜悦
    答案:B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暴风雨
    B. 秋天的晴空与落日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孟郊的《送晓公归庭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感叹,而后者则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孟郊诗集》
  3.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云盖老僧八十二 十四弟得书承已次东流赴省试因寄小诗呈推官承务弟 和致远学士韵 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 其二 元祐三年同深之学士子开侍郎在初考今复承乏有怀旧游因作此诗并幕次唱酬二章寄呈深之学士子开侍郎 其一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 其二 同游独山 其四 苦旱和俞都官 谒李忠简公祠 游摄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料取 德才兼备 三框儿的字 移结尾的成语 回禄之灾 齊字旁的字 对牛鼓簧 包含尧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溪壑无厌 知子莫若父 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蹶的词语有哪些 楚难 心粗胆大 斤字旁的字 合律 母字旁的字 破败五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