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8:09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高名向己求,古韵古无俦。
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
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
云鹤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满朝张祖席,半路上仙舟。
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
郡迎红烛宴,寺宿翠岚楼。
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
篷声渔叟雨,苇色鹭鸶秋。
久别郊园改,将归里巷修。
桑麻胜禄食,节序免乡愁。
阳朔花迎棹,崇贤叶满沟。
席春欢促膝,檐日暖梳头。
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
终须康庶品,未爽漱寒流。
议在归群望,情难恋自由。
小生诚浅拙,早岁便依投。
夏课每垂奖,雪天常见忧。
远招陪宿直,首荐向公侯。
攀送偏挥洒,龙钟志未酬。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朋友曹郎中南归的情感。诗人提到高名是自己追求的荣誉,古代的韵味无与伦比。风光明媚的景色使人忘却了繁忙的官场,回归故乡的心情愈发浓厚。贤者懂得适可而止,到了中年便选择归隐。云和鹤的深情相待,公卿之间的情谊难以长留。朝廷的宴席热闹非凡,归途中仿佛如同仙舟。箱中珍藏着吴地的画作,茶具也换成了越地的瓯。地方官迎来了红烛的宴会,而寺庙则是翠岚的住宿。触景生情,看到的每一处都引发了幽深的思绪,全家一起的游历是最美好的享受。渔翁在雨中唱着歌,芦苇间的白鹭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久别的郊外经过变迁,准备回归的乡里巷道也重新修整。桑麻的丰收胜过官禄的富贵,节令的变化也减轻了对故乡的思念。阳朔的花迎接着小舟,崇贤的树叶在沟边繁茂。春日的宴席上,亲朋欢聚,温暖的阳光下轻梳发髻。道路畅通如蝶飞,时来运转时必定能问牛的归来。最终还是要达到平安的品德,未曾忘却那寒流中的洗涤。归属的期望在于群体,然而内心却难以舍弃自由。小生我确实浅薄拙劣,年少时便已投身仕途。夏天的课程总是期待奖赏,雪天时常见忧愁。远方的召唤陪伴着夜间的值班,首荐之事常向公侯求助。送别时偏要洒下几行泪水,老朽的志向却未能实现。
郑谷(约生于公元 9 世纪),字景山,号阮亭,浙江人。唐代诗人,早年任职于地方官,后因直言敢谏而遭贬。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体现了对人世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郑谷任职吏部期间,因曹郎中因病免官,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反映出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郑谷的《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是一首充满真情与哲思的送别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高名向己求,古韵古无俦”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名声与古风的追求,接着“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与自然景色交融,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在描写友人归隐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这句强调了贤者懂得适可而止,选择归隐的智慧,令人深思。同时,诗人描绘了归途的美丽景象,诸如“阳朔花迎棹,崇贤叶满沟”,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突显出归乡的喜悦与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归属的思索。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令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引发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整首诗歌强调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归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的反感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郑谷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贤人知止足”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阳朔花迎棹”中的“棹”是指什么?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分别的惆怅。两首诗在情感上有共鸣,但郑谷的诗更加强调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