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察院李侍御文炬

《寄察院李侍御文炬》

时间: 2025-07-30 04:09:09

诗句

古柏间疏篁,清阴在印床。

宿郊虔点馔,秋寺静监香。

参集行多揖,风仪见即庄。

伫闻横擘去,帷集谏书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9:09

原文展示:

古柏间疏篁,清阴在印床。
宿郊虔点馔,秋寺静监香。
参集行多揖,风仪见即庄。
伫闻横擘去,帷集谏书囊。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柏树和稀疏的竹子相间,清凉的阴影洒在印刷的工作台上。
在宿郊的地方恭敬地准备着食物,秋天的寺庙中宁静地监视着香火。
来参拜的人行礼频繁,风度仪态显得庄重。
静静地等待着听闻有关横擘的去向,帷幕下聚集的都是谏言和书信的囊包。

注释:

  1. 古柏:古老的柏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2. 疏篁:稀疏的竹子,表明环境的清幽。
  3. 清阴:清凉的阴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宿郊:指宿营的郊外。
  5. 虔点馔:恭敬地准备食物。
  6. 秋寺:秋天的寺庙,指秋季时节的寺庙。
  7. 监香:监视香火,指寺庙中对香火的管理。
  8. 参集:前来参拜的人群。
  9. 风仪:风度和仪态。
  10. 横擘:指某种重要的决定或去向。
  11. 帷集:聚集在帷幕下,暗指幕后的事务。
  12. 谏书囊:装有谏言的囊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字必达,号惭愧,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文人群体追求理想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柏和竹子交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清阴在印床”一句,展现出一幅安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似乎在暗示诗人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宿郊虔点馔”,则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在外界环境中的行为,体现出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

在描写人群的互动时,诗人用“参集行多揖”来表现来访者的礼仪和风度,体现了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礼仪规范。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朝政的关注,暗示着谏言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时局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又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柏间疏篁:古老的柏树和稀疏的竹子交错生长,构成了一幅自然的画面。
  2. 清阴在印床:清凉的阴影洒在印刷的工作台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3. 宿郊虔点馔:在宿营的郊外,恭敬地准备着食物,表现出一种尊重和虔诚。
  4. 秋寺静监香:秋天的寺庙中安静地监视着香火,暗示着宗教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5. 参集行多揖:前来参拜的人很多,互相行礼,表现出对礼仪的重视。
  6. 风仪见即庄:来访者的风度仪态显得庄重,突显出社会风尚。
  7. 伫闻横擘去:静静等待听闻某种事情的去向,表明对政治动态的关注。
  8. 帷集谏书囊:在帷幕下聚集的谏言和书信,暗示着权力与责任的交织。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古柏”与“疏篁”,“清阴”与“点馔”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古柏、疏篁、清阴、监香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场景,同时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
  • 暗示:诗中提到的“谏书囊”暗示了政治与文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礼仪,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事务的关注,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忧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柏:象征坚韧和长寿,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2. 疏篁:稀疏的竹子,象征清幽与雅致。
  3. 清阴:暗示宁静与舒适的环境。
  4. 秋寺:代表着宗教与内心的平静。
  5. 参集:象征人际关系与礼仪文化。
  6. 谏书囊:象征着对政治的关注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柏间疏篁”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雪山
    B. 古树与竹子
    C. 城市景观
    D. 江河湖海

  2. “伫闻横擘去”中的“横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重要的决定
    C. 宗教仪式
    D. 人际关系

  3. 诗中提到的“清阴”主要表现的是: A. 柔和的光线
    B. 温暖的阳光
    C. 清凉的阴影
    D. 阴暗的环境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具有相似的主题和意境。

诗词对比

  • 郑谷与王维的作品相比,郑谷更关注社会礼仪和人际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郑谷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古诗十九首 其五 过铅山有怀韩介之 其一 颂古三首 宝信堂前杏花盛开置酒招同官以诗先之 游曲阜孔庙二首 其二 次韵答王祖年 昼寝 见张明府 用韵书怀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驱尘 包含牵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咫尺千里 薄情无义 黄字旁的字 不拔之志 走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独有 行结尾的成语 镜台自献 玉溆 入殡 欺世之言 疾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