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春月晤周小山别后叠韵奉寄二首 其一

《小春月晤周小山别后叠韵奉寄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20:43:49

诗句

征雁俄惊过汉南,逢君此日快深谈。

交情自觉忘新故,诗味真能阅苦甘。

腹有经纶才久裕,胸无尘俗趣尤涵。

匆匆握别增离思,夙仰高怀未尽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3:49

原文展示:

征雁俄惊过汉南,
逢君此日快深谈。
交情自觉忘新故,
诗味真能阅苦甘。
腹有经纶才久裕,
胸无尘俗趣尤涵。
匆匆握别增离思,
夙仰高怀未尽探。

白话文翻译:

一群归雁突然飞过汉南,
今天与你相逢,心中畅快地谈论。
我们的友情让我忘记了新旧之分,
诗的意趣真的能体验生活的苦与甘。
胸中有着丰富的学识和才华,
心中没有世俗的纷扰,情趣更加深厚。
匆匆握手告别,愈发增添了离别的思绪,
我对你的崇高思想仍然未能尽情探讨。

注释:

  • 征雁:指归雁,象征秋冬季节的到来,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汉南:汉水以南,指汉水流域的地方。
  • 忘新故:忘记了新旧朋友之间的界限,强调深厚的友情。
  • 经纶:指经世致用的才华和学问。
  • 尘俗:世俗的琐事和烦扰。
  • 夙仰:早已仰慕,表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汝烜,清代诗人,字子升,号白云山人,生于1731年,卒于1792年。徐汝烜在诗词创作上融汇了古典诗词的精华,善于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力较为强盛的时期。诗人以诗寄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及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以“征雁”引入,描绘了秋天的情景,这不仅是季节的变化,也是离别的象征。接着,诗人提到与友人畅谈的喜悦,显示出交心交友的深度。通过“交情自觉忘新故”的表述,诗人强调了他们友情的纯粹与真挚,超越了时间的考验。

诗中提到的“诗味真能阅苦甘”,不仅体现了诗人在诗中体悟人生的智慧,更传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及其对人生感知的独特见解。后半部分则通过“腹有经纶才久裕”和“胸无尘俗趣尤涵”描绘了诗人的才华与内涵,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诗人以“匆匆握别增离思”结束,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表现了清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征雁俄惊过汉南”:描绘秋天的归雁,象征离别与季节的变化。
    2. “逢君此日快深谈”:表达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与畅谈的愉快。
    3. “交情自觉忘新故”:强调友情的深厚,超越了新旧朋友的界限。
    4. “诗味真能阅苦甘”:诗歌的意趣能让人体验生活的多样性。
    5. “腹有经纶才久裕”:强调自己有足够的才华与学识。
    6. “胸无尘俗趣尤涵”:心中没有世俗的烦扰,情趣更加深厚。
    7. “匆匆握别增离思”:匆忙的握手告别,增加了对离别的思念。
    8. “夙仰高怀未尽探”:对友人的崇高思想仍有未尽的探讨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腹有经纶,胸无尘俗”,强调内涵与外在的对比。
    • 比喻:用诗歌的“味”比喻人生的体验。
    • 象征:征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深度。

意象分析:

  • 征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的情感。
  • 汉南:地理意象,设定了诗的场景。
  • 深谈: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经纶:象征学识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聚会
    • C. 旅行
    • D. 战争
  2. “交情自觉忘新故”中的“新故”指的是什么?

    • A. 新的诗歌与旧的诗歌
    • B. 新旧朋友之间的关系
    • C. 新的生活与旧的生活
    • D. 新的思想与旧的思想
  3. 诗中提到的“经纶”主要指什么?

    • A. 学识与才华
    • B. 诗歌的意趣
    • C. 离别的思绪
    • D. 世俗的纷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将进酒》
  3.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徐汝烜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徐汝烜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的壮志与追求。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 任洛州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二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 其一 奉和山池诗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十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八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七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六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迸騞 生字旁的字 包含燋的词语有哪些 中道而废 野抱 白兔赤乌 士字旁的字 动产 工字旁的字 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妍的成语 颓垣败井 非字旁的字 犀颅玉颊 面旋 丛射 心字底的字 异军突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