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19
原文展示: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袁凯 〔明代〕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白话文翻译:
许多士人正在展现他们的才能,而这个人却是与众不同的。 他内心超越常人,当时就能识别出正确的方向和舍弃。 遥远的溪南村,流水也清澈地流淌。 草木散发着深沉的润泽,乡村的风俗更是淳朴雅致。 在这里开始建造,面向广阔的田野。 清晰地规划田地,日日夜夜进行灌溉。 秋天的菰米已经可以煮食,春天的菘菜即将成熟。 子真长久地居住在山谷中,幼安离开了繁华的都市。 喧嚣和杂乱已经远离,忧患也因此减少。 愿意告别高飞的鸾鹄,加入你的鸡豚社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此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袁凯在游历或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溪南村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溪南村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诗中“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一句,既表达了对众多士人展现才能的赞赏,又突出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品格。“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等句,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通过对溪南村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斯人乃梧雰”中的“梧雰”比喻什么? A. 高洁不群 B. 平凡无奇 C. 喧嚣杂乱 D. 忧患重重
诗中“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体现了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都市的繁华 C. 山谷的宁静 D. 田野的广阔
诗中“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表达了什么? A. 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B. 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C. 对喧嚣都市的厌恶 D.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