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2:12
原文展示:
钱唐王宰心思长,欲与造化争毫芒。下笔百鸟相趋跄,前身岂是孤凤凰。江头芙蓉花正开,花下细浪亦萦回。敔鹅贴贴天际来,雄雌相随气和谐。一双鸳鸯睡沙尾,野凫翩翩唼菰米。群鸥争浴故未已,倾落枯荷叶中水。鹡鸰飞飞多急难,雎鸠意度诚幽闲。乃知良工有深意,不在丹青形似间。姑苏台前秋气孤,五羊城下烟疏疏。此时此景真相似,独少扁舟归钓鱼。宰也只今成老夫,爱我不辞为此图。我今亲老无可养,慎勿重添反哺乌。
白话文翻译:
钱唐的王宰心思深远,想要与造化争那微小的差别。他下笔时,百鸟都显得栩栩如生,仿佛他前世就是那孤独的凤凰。江边的芙蓉花正盛开,花下的细浪也轻轻回旋。天鹅从天际飞来,雄雌相伴,气氛和谐。一对鸳鸯在沙滩上熟睡,野鸭轻盈地啄食着菰米。群鸥还在争相沐浴,水珠从枯萎的荷叶上倾泻而下。鹡鸰飞翔,显得急切,而雎鸠则显得格外幽静。由此可知,优秀的工匠有着深远的意图,不仅仅在于画面的形似。姑苏台前的秋气显得孤独,五羊城下的烟雾稀疏。此时此景与画中极为相似,只是缺少了一叶扁舟归来的钓鱼人。王宰如今已成老者,他爱我,不辞辛劳为我作此画。我现在父母年老,无法供养,请不要再增添那些反哺的乌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字景文,号海叟,浙江鄞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袁凯为王若水的画作《秋江众禽图》所作的题诗,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和对王若水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袁凯看到王若水的《秋江众禽图》后有感而发,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画作的欣赏和对画家的敬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袁凯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若水画作的描绘,展现了画中鸟类的生动形象和和谐氛围。诗人用“欲与造化争毫芒”来形容王若水的画技高超,几乎可以与自然界的创造者相媲美。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江头芙蓉花正开”、“敔鹅贴贴天际来”等,都生动地描绘了画中的场景。诗人通过对画作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王若水的敬仰和对家庭亲情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题画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钱唐王宰心思长,欲与造化争毫芒。
下笔百鸟相趋跄,前身岂是孤凤凰。
江头芙蓉花正开,花下细浪亦萦回。
敔鹅贴贴天际来,雄雌相随气和谐。
一双鸳鸯睡沙尾,野凫翩翩唼菰米。
群鸥争浴故未已,倾落枯荷叶中水。
鹡鸰飞飞多急难,雎鸠意度诚幽闲。
乃知良工有深意,不在丹青形似间。
姑苏台前秋气孤,五羊城下烟疏疏。
此时此景真相似,独少扁舟归钓鱼。
宰也只今成老夫,爱我不辞为此图。
我今亲老无可养,慎勿重添反哺乌。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若水画作的赞美,展现了画中鸟类的生动形象和和谐氛围。诗人通过对画作的描绘,表达了对王若水的敬仰和对家庭亲情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题画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宰”是指谁? A. 王维 B. 王若水 C. 王安石 D. 王昌龄
诗中提到的“姑苏台”位于哪个城市? A. 杭州 B. 苏州 C. 广州 D. 南京
诗中提到的“五羊城”位于哪个城市? A. 杭州 B. 苏州 C. 广州 D. 南京
诗中提到的“反哺乌”象征什么? A. 孝顺 B. 自由 C. 和谐 D. 美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