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35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生子当置邹鲁间,礼义薰陶易成德。三江雪花没马牛,曹生扣门言远游。天地苦寒子何往,负笈从师清泖头。鲁君为儒我所知,规矩进退无差池。座中弟子十余辈,森森玉立多容仪。子往拜之听教诲,师严友亲各从类。一篑为山古所闻,百川与海终相会。他时还乡拜庭闱,百年门户顿光辉。里中父老皆称叹,胜似苏家相国归。
白沙混入泥中,沙子自然变黑,蓬草生长在麻中,怎能不直立。生养孩子应当放在邹鲁之地,那里礼义熏陶容易成就德行。三江之地雪花覆盖,连马牛都看不见,曹生敲门说要远游。天地间如此寒冷,你要去哪里?背着书箱去清泖头跟随老师学习。鲁国的君子我了解,他们的行为规矩,进退有序。座中有十多个弟子,个个仪表堂堂。你去拜见他们,听从教诲,师长严格,朋友亲近,各自遵循类别。一篑土可以堆积成山,这是古人所闻,百川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将来你回乡拜见父母,家族顿时增添光辉。乡里的父老都称赞,胜过苏家相国归来。
作者介绍: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袁凯送别曹生从师学习的作品,表达了对曹生的期望和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诗中通过比喻和典故,强调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长的教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儒家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诗中“白沙入泥沙自黑”和“蓬生麻中岂不直”两句,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袁凯鼓励曹生去邹鲁之地学习,认为那里的礼义薰陶能使人易成德。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鲁国君子的描述,强调了规矩和礼仪的重要性,并期望曹生能通过学习,将来回乡时能给家族带来荣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后辈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长的教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比喻和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后辈的期望,鼓励曹生去邹鲁之地学习,将来回乡时能给家族带来荣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沙入泥沙自黑”比喻什么? A. 环境对人的影响 B. 沙子变黑 C. 白沙的纯洁 D. 泥沙的污染
“蓬生麻中岂不直”比喻什么? A. 麻的直立 B. 蓬草的弯曲 C. 良好的环境能使人正直 D. 麻的生长
诗中提到的“邹鲁”是指什么? A. 古代的两个国家 B.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C. 两个地名 D. 两个姓氏
“一篑为山古所闻”出自哪部古籍? A. 《尚书》 B. 《论语》 C. 《孟子》 D. 《诗经》
诗中提到的“苏家相国”是指谁? A. 苏武 B. 苏轼 C. 苏洵 D. 苏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