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2:14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
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
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
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不如没有道德的国家,这样水就不会淹没城墙。
我哪里敢去询问天灾的原因,只是感到羞愧于自己的政事不善。
急流冲击着万间房屋,木筏漂向千棵树阁。
唯有我心中满怀忧虑,思念归隐于云深的山谷。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鲁直,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风格清新明丽。梅尧臣的诗歌常常体现政治关怀与民生疾苦,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身处水灾之际,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与民生困境的关注,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以及对自身政治责任的深刻反思。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是一首充满忧虑与反思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无奈。诗中开头便以“无道国”引入,直接点出政治腐败导致的民生困苦,充分展现出梅尧臣对社会的敏感度与责任感。接着,诗人以水灾的具体情景展开,"水冒城郭"让人感受到灾难的逼近,"湍回万瓦裂"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猛烈和房屋的破坏,真实而惨烈。
从“岂敢问天灾”一句中,诗人显示出一种对自然无常的敬畏以及对自身无能为力的羞愧感,深化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最后,"思归卧云壑"不仅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选择,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整体而言,梅尧臣通过这首诗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大背景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诗人对国家、自然与自身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政治腐败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个人无能为力的自责,反映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梅尧臣的诗歌风格主要以什么为特征?
a) 夸张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田园诗
“岂敢问天灾”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轻视
b) 敬畏
c) 忽视
d) 恐惧
诗中“思归卧云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对权力的渴求
b) 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的漠视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馀作诗自咎》的深层意义与艺术魅力。